[发明专利]波束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371.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1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捷;邓天乐;王新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确定 方法 基站 用户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确定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来自于UE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由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在属于第二基站的波束中选择用于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波束,并通过第一基站将选择出的波束的标识信息发送给UE。由于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能够反映快速信道变化,因而,第二基站能够准确、及时地为UE选择合适的波束用于传输数据,增强了通信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波束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ew RAT or NR)相比于现有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够提供更短的时延,更大的带宽,并且支持大量连接,用于满足移动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NR系统中,为了获取较大的信号覆盖面积,基站会使用窄波束向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发送数据,但窄波束容易被障碍物遮挡,进而造成通信中断。为了提升通信可靠性与连续性,需要及时更新波束。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宏基站根据UE上报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或者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为UE选择新的载波或者微基站。如采用类似现有技术的方案为UE选择波束,由于RSRP或者RSRQ等测量值反映的是链路长期统计特性,无法反映快速信道变化,因此,不能及时地为UE更新波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确定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从UE接收信道质量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UE确定第一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属于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一波束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UE间的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第一波束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UE。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来自于UE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由第二基站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在属于第二基站的波束中选择用于向UE发送下行数据的波束,并通过第一基站将选择出的波束的标识信息发送给UE。由于信道质量指示信息能够反映快速信道变化,因而,第二基站能够准确、及时地为UE选择合适的波束用于传输数据,增强了通信可靠性,在UE切换波束的场景中,能够提升通信连续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UE确定候选波束;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UE发送所述候选波束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标识信息,所述候选波束的配置信息用于所述UE测量所述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则,所述第一基站可以接收到所述UE测量所述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质量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候选波束的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时隙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属于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波束的配置信息;则,所述第一基站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波束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波束。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可以向所述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波束的标识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为低频基站,且第二基站为高频基站时,由第一基站负责与UE间的信息传输,可以节约信令开销,提升传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