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945.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江巍;谢惠雄;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董李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耳 封堵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鞘管。所述输送鞘管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相连的塑形部。所述塑形部包括第一塑形段及与所述第一塑形段的远端相连的第二塑形段。至少两个显影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塑形段,且至少两个显影单元之间在第二塑形段的轴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至40毫米。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该输送系统进行左心耳堵闭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输送系统,以两个显影单元之间的距离作为参照物测算左心耳开口处的尺寸,有效提高测量准确性,降低左心耳封堵器选型不合适的可能性,并缩短测量时间,节约手术时间及成本,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导管介入术是指医师通过操作导管,将各种材料、药物或者器械经由导管放置到人体的心脏、动脉或者静脉血管等部位,进行疾病的诊断或者治疗的手术方法。导管介入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例如,通过导管介入术将左心耳封堵器植入左心耳之中,阻断进入左心耳的血流,从而消除由于房颤在左心耳处形成的血栓,进而预防血栓造成的中风或者其他系统性栓塞。
在现有技术中,左心耳封堵手术一般先通过股静脉穿刺置入导丝,穿刺针经由导丝到达右心房,穿刺房间隔后进入左心房,然后将输送鞘管沿导丝输送至右心房,经过房间隔上的穿刺口进入左心房,从而建立股静脉穿刺口到左心房的输送轨道。之后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简称DSA)进行造影,以输送鞘管的管径作为参考,测量左心耳的最大缺口处的平均直径,再选择尺寸与之匹配的左心耳封堵器。然后将左心耳封堵器经由输送鞘管输送至左心耳,堵闭左心耳缺口。
由于左心耳的解剖结构极其复杂,用于参考的输送鞘管的管径尺寸较小,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的观察视野有限,因此现有技术的通过输送鞘管的管径判断左心耳缺口尺寸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准确度较低,器械选型不合适的可能性较高;(2)操作难度较大,所需时间较久;(3)手术风险和手术成本均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能够在左心耳的植入手术中,快速、准确地测量左心耳开口处的尺寸,进而有利于医生选择尺寸适宜的左心耳封堵器进行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及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通过在输送鞘管或者扩张管的远端段设置至少两个显影单元,以两个显影单元之间的距离作为参照物,通过将该参照物与左心耳开口处进行对比,测算左心耳开口处的尺寸。由此,可有效地提高手术过程中,测量左心耳开口处尺寸的准确性,进而降低左心耳封堵器选型不合适的可能。并可缩短测量时间,节约手术时间及成本,降低手术风险。
本发明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的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鞘管。所述输送鞘管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的远端相连的塑形部。所述塑形部包括第一塑形段及与所述第一塑形段的远端相连的第二塑形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塑形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度至50度,且所述第二塑形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塑形段及所述主体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40度。至少两个显影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塑形段,且至少两个所述显影单元之间在所述第二塑形段的轴向上的距离范围为10毫米至40毫米。所述第一塑形段的延伸方向指所述第一塑形段近端向所述第一塑形段远端延伸的方向,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指所述主体部近端向所述主体部远端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塑形段的延伸方向指所述第二塑形段近端向所述第二塑形段远端延伸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缝合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短缩性的血流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