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6324.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程雪;肖海勇;曾文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14 | 分类号: | H04B3/14;H04B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结果 第二信号 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 滤波策略 滤波处理 判决器 冲激响应 无限冲激响应 反馈均衡器 方法和装置 前馈均衡器 发送电平 信号相关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方法,包括:前馈均衡器对输入的第一信号按照有限冲激响应滤波策略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结果,将所述第一滤波结果输出给判决器;判决器输出第二信号后,反馈均衡器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按照有限冲激响应滤波策略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结果;对第二信号按照无限冲激响应滤波策略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三滤波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二滤波结果的差值得到所述第一差值;判决器接收根据第一滤波结果和第一差值之和得到的第三信号,根据第三信号得到与所述第三信号相关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与第三信号最接近的已知发送电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绞线以太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码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或称为码间串扰、符号间干扰等,是信道中存在多径传播时影响通信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多径可能超前于信号主径,也可能滞后于信号主径,分别导致前向码间干扰和后向码间干扰。
以太网是典型的存在码间干扰的通信系统,在高速以太网中,由于信号码元间距变小,码间干扰更加严重。随着以太网技术不断向高速大容量方向发展,对接收端均衡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均衡可以消除码间干扰的影响,保证通信可靠性;进一步地,通过自适应均衡技术可以解决信道响应的时变性。
在以太网中,通常采用前馈均衡器加反馈均衡器的结构来消除信道中多径传播造成的码间干扰;其中,所述前馈均衡器用于消除前向码间干扰,所述反馈均衡器用于消除后向码间干扰。
以太网中的自适应均衡器通常仅针对码间干扰而设计,然而,以太网中还存在另一影响通信性能的因素,即由于隔离变压器对信号的高通滤波作用,而使得接收信号存在基线漂移(BLW,Baseline Wander)效应,导致通信性能下降。
现有的一种解决基线漂移问题的方法是将其高通滤波影响视为信道畸变的一部分,仍以传统的均衡器结构来消除其影响,同时为了减小滤波器长度在模拟部分增加高通滤波器来截短拖尾长度;然而,由于高通滤波器的作用等效为无限冲激响应(IIR,Infiniteimpulse response)形式,需要增加滤波器阶数来消除其影响,这又将导致均衡器复杂度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方法和装置,在降低滤波器复杂度的同时达到基线漂移消除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前馈均衡器、判决器和反馈均衡器;其中,
所述前馈均衡器,用于对输入的第一信号按照有限冲激响应滤波策略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结果,将所述第一滤波结果发送给判决器;
所述判决器,用于输出第二信号给反馈均衡器后,接收根据第一滤波结果和第一差值之和得到的第三信号,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得到与所述第三信号相关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与所述第三信号最接近的已知发送电平;
所述反馈均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二信号按照有限冲激响应滤波策略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结果;对所述第二信号按照无限冲激响应滤波策略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三滤波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滤波结果和所述第二滤波结果的差值得到第一差值,将所述第一差值反馈给所述判决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误差计算器;
所述误差计算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差值,作为第二差值,并将所述第二差值发送到第一抽头系数更新器和第二抽头系数更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6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