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光缆外护套真空负压成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6518.5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谢裕;钱旭峰;蒋国中;宗俊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06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缆 护套 真空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缆外护套真空负压成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具,模具通过负压管接入过滤器的进气口,过滤器中空,且内部嵌套一个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顶端设置一个不锈钢滤网,底端是过滤器的出气口,与空气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空气管道再连接旋涡气泵。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保证了进入漩涡气泵的空气清洁度,避免粉尘吸入旋涡气泵带来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确保了模具内的真空负压的稳定,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且不需要使用耗材,只需每半月停机清理一次,实施成本低,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光缆外护套真空负压成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护套工序是决定光缆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因近年设备制作工艺及控制技术的大幅提升,护套的生产速度得到一些提高,但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发现光缆的外观尺寸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光缆在护套挤制过程中,塑料在经过模具后,需紧密的贴合于缆芯钢带或铝带上,形成光缆外护套,按国标要求光缆外护套直接公差±0.05mm,现有光缆护套生产线是在挤制过程中通过在模具处直接加装漩涡气泵抽真空将塑料和缆芯粘合到一起,之后经过水槽冷却后收圈成盘。在光纤经过模具前,需将缆芯进行轧纹处理以增加光缆的弯曲性能,轧纹过程中会使得钢铝产生很多轧纹粉末,经过模具时因为模具内部抽真空的原因,轧纹粉末会全部被漩涡气泵吸走,并聚集在漩涡气泵中,随着轧纹粉末的聚集导致漩涡气泵气流量下降,使得模具中负压的压力不稳,进而影响到光缆的外观直径,甚至有时在梅雨季节会烧毁漩涡气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还在模具和旋涡泵之间加装过滤网,以避免轧纹粉末进入到旋涡气泵中,但是由于机器连续高速运行,过滤网容易堵塞,影响真空度,几乎每天都要更换过滤网,造成不必要的停机和过滤网的浪费,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光缆外护套真空负压成型装置及方法,通过安装具有内部过滤腔的机械过滤装置的技术手段,解决轧纹粉末混入旋涡气泵,堵塞过滤网的问题,具有高效过滤,持续使用时间长,无需使用消耗品的优点。
一种光纤光缆外护套真空负压成型装置,包括模具、负压管、过滤器、空气管道和旋涡气泵,所述模具通过负压管接入过滤器的进气口,所述过滤器中空,且内部嵌套一个过滤腔,所述过滤腔顶端设置一个不锈钢滤网,与所述空气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空气管道再连接旋涡气泵,所述过滤腔的不锈钢滤网位置高于过滤器进气口位置,气流经进气口流入,空气中的粉尘沉积在过滤器底部,所述过滤器顶部的洁净空气再经过过滤腔上不锈钢滤网的二次过滤流出,通过所述空气管道进入所述旋涡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管设置旁通阀,可以调节管内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顶部的不锈钢滤网与水平面呈45°倾斜,根据空气中固体颗粒的运动规律及在管中沉积率的研究,将角度设计为45°能有效较少固体沉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光纤光缆外护套真空负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漩涡气泵,在模具内形成负压环境;
S2、在模具内放入轧纹后的缆芯和塑料;
S3、轧纹粉尘通过负压管吸入过滤器;
S4、粉尘沉降在过滤器底部,过滤器顶部干净的空气通孔过滤腔的不锈钢滤网二次过滤;
S5、气流通过空气管道吸入旋涡气泵;
S6、模具中的缆芯和塑料在真空条件下粘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保证了进入漩涡气泵的空气清洁度,避免粉尘吸入旋涡气泵带来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旋涡气泵的使用寿命;(2)过滤器二次过滤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确保了模具内的真空负压的稳定,从而提高产品质量;(3)过滤器的设计不需要使用耗材,且只需每半月停机清理一次,实施成本低,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6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警显示报警器(DHB‑25)
- 下一篇:火警显示报警器(DH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