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车载电台系统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6648.9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崔顺艳;余秀美;黄耕文;银壮辰;张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B1/38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无线电 车载 电台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车载电台系统及实现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和分析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车载电台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能够确保软件和硬件的可移植性和可配置性,使新旧系统之间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产品之间能够互连互通互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涉及一种车载电台系统及实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车载电台系统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军现役电台都是基于硬件设计的,没有适当的机制来屏蔽硬件差异,波形软件与硬件联系紧密,电台存在技术更新慢、兼容性差、品种多、电台互连互通互操作难以实现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军队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能力,难以适应未来陆、海、空三军一体化立体作战的要求,更无法满足未来栅格化信息网建设、联合战术通信系统建设、新一代装备体制建设等装备发展要求。
为解决现役战术通信电台存在的型号种类繁多,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无法随着部队的移动而动态建立支持多种业务的战术通信网络,不能满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需求的问题,软件无线电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通信电台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最终目的是使通信系统摆脱硬件结构的束缚,通过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方便系统的改进与升级,实现系统的互连与兼容。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新技术的应用,许多国家开始着手定制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顶层设计标准,并将其应用到通信装备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通信电台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军紧跟世界军事无线通信发展大趋势,从顶层设计出发对军用无线通信装备进行一体化设计,想要从根本上打破当前电台之间互连、互通和互操作困难的局面。经过近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军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将现有的体系结构应用于实际装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应用软件无线电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车载电台系统,以解决当前电台之间互连、互通和互操作困难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车载电台系统,包括通用硬件平台、操作环境、通信波形和系统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平台位于最下层,所述操作环境在硬件平台之上,所述通信波形运行在操作环境上,所述系统管理模块接收本地或远程的控制命令和数据,通过使用操作环境、通信波形以及系统应用提供的接口实现对整个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所述通用硬件平台包括硬件类和规则集,所述硬件类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可分解成子类直至最后的硬件对象;
所述操作环境包括操作系统、传输机制、核心框架、平台设备和平台服务;所述核心框架为通信波形提供底层软件和硬件的抽象,为通信波形的应用组件的开发提供基本的接口和服务;
所述通信波形参考OSI分层模型划分波形组件,所述波形组件使用核心框架中的接口和服务,所述接口和服务采用标准化定义。
优选的,所述通用硬件平台包括底盘超类和模块超类,所述底盘超类提供了顶层的属性,包括电源、尺寸大小、平台和环境接口;所述模块超类定义了可共享的尺寸、底盘接口类型、底盘环境需求的规则集;所述模块超类包括射频类、调制解调器类、处理器类、信息安全类、输入/输出类、电源类和互连总线。
优选的,所述波形应用组件使用AEP约束的操作系统接口,所述波形应用组件与核心框架控制的交互由基本应用接口约束,核心框架控制与平台设备、应用组件、平台服务组件之间的交互都基于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的传输机制。
优选的,所述核心框架及所述平台设备、平台服务、操作系统及传输机制、BSP及设备驱动、总线结构和硬件组成了设备的基本平台;所述操作系统及传输机制为系统管理、波形应用、核心框架提供服务;所述系统管理设有与核心框架、波形应用及人机界面交互的接口;所述波形应用可与核心框架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6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射频单元基站系统的全双工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参数注入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