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堵器及封堵器的缝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7419.9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陈贤淼;邓月英;李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堵 缝合 方法 | ||
1.一种封堵器,包括具有网格的第一盘状结构,所述第一盘状结构由至少两组编织线编织而成,所述至少两组编织线交叉形成多圈交叉点,所述第一盘状结构内还设置有阻流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的边缘通过缝合线与所述多圈交叉点的最外圈交叉点相连,且所述最外圈交叉点中与所述阻流膜缝合的交叉点的个数小于所述最外圈交叉点中所有交叉点的个数,所述阻流膜靠近其边缘的位置通过所述缝合线与所述多圈交叉点中的最外圈交叉点内的一圈交叉点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开设有第一圈缝合孔以及第二圈缝合孔,所述第一圈缝合孔较所述第二圈缝合孔远离所述阻流膜的中心,且所述第一圈缝合孔中缝合孔的个数小于所述最外圈交叉点中所有交叉点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圈缝合孔通过缝合线缝合于所述多圈交叉点中的距所述最外圈交叉点最近的一圈交叉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缝合孔设置在所述阻流膜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缝合孔中的每两个缝合孔之间均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圈缝合孔中的一个缝合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盘状结构相连的第二盘状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盘状结构与所述第二盘状结构之间的腰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状结构远端设置有远端封头,所述至少两组编织线的第一端收拢于所述远端封头;所述第二盘状结构的近端设置有近端封头,所述至少两组编织线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收拢于所述近端封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包括聚乳酸缝合线,所述阻流膜包括聚乳酸阻流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为高分子材料封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由36根、72根或者144根编织线编织而成。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的缝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方法包括:将所述阻流膜的边缘通过缝合线缝合于所述封堵器的多圈交叉点的最外圈交叉点,将所述阻流膜靠近边缘的位置通过所述缝合线缝合于所述多圈交叉点中的最外圈交叉点内的一圈交叉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封堵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膜靠近边缘的位置通过所述缝合线缝合于所述多圈交叉点中的距所述最外圈交叉点最近的一圈交叉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封堵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缝合完成后,将所述缝合线的两端进行打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74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入医疗系统、输送装置及植入医疗器械
- 下一篇:一种自动缝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