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方法及系统、监控上位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8066.4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9/445;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配置文件 篡改 方法 系统 监控 上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文件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方法及系统、监控上位机。
背景技术
配置文件被定义为系统加载所需环境的设置和文件的集合。目前,配置文件的配置通常是由软件系统完成,它包括配置文件的导入和导出。但是,有不少文本编辑软件也可以直接读取配置文件的参数,甚至可以通过文本编辑软件来修改和更新配置文件的参数。
现有技术中,由于配置文件的参数可以被随意修改,所以现场的调试人员对BMS进行调试时,可能会对配置文件的参数进行修改。若将修改的配置文件注入到BMS中,而且调试人员又没有将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发送给其他生产人员,就会造成生产人员在生产BMS时还是将最原始的配置文件注入到BMS中。这里的最原始的配置文件指的是没有被修改参数的配置文件。所以就会造成后面的设备读取BMS里的配置文件时,出现故障信息,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配置文件的参数可以被随意修改,不仅容易出现故障,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去寻找故障的原因;同时,也不利于重要文件及重要信息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方法及系统、监控上位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方法,包括:
S1,读取原始配置文件的参数;
S2,根据原始配置文件的参数,计算第一校验码;
S3,读取待注入BMS的配置文件的参数;
S4,根据待注入BMS的配置文件的参数,计算第二校验码;
S5,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是否与第二校验码相等,若相等,则校验通过;否则,校验不通过。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中,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是否与第二校验码相等,若相等,校验通过后,还包括:将配置文件注入到BMS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5,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是否与第二校验码相等,若不相等,校验不通过后,还包括:
则判定配置文件的参数被篡改,产生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信息上传。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校验码为MD5校验码。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校验码为MD5校验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系统,包括:
第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原始配置文件的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原始配置文件的参数,计算第一校验码;
第二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待注入BMS的配置文件的参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待注入BMS所述的配置文件的参数,计算第二校验码;
判断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校验码相等,若相等,则上报校验通过信息,否则,则上报校验不通过信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判断控制模块包括:
所述判断控制模块包括:参数注入单元、校验码判断单元和故障判断单元;
所述参数注入单元,用于将配置文件注入到BMS中;
所述校验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是否与第二校验码相等,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所述故障判断单元;
所述故障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出现故障,并产生故障信息,将故障信息上传给上位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故障判断单元包括:
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判断单元的结果,判断是否出现故障,并产生故障信息;
故障上报单元,用于将故障信息上传给上位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系统还包括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用于显示对配置文件的参数的操作过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监控上位机,包括: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系统,所述防止配置文件被篡改的系统包括:
第一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原始配置文件的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原始配置文件的参数,计算第一校验码;
第二读取模块,用于读取待注入BMS的配置文件的参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待注入BMS所述的配置文件的参数,计算第二校验码;
判断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校验码是否与所述第二校验码相等,若相等,则上报校验通过信息,否则,则上报校验不通过信息。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8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装拆围挡及围挡施工方法
- 下一篇:快速安装围挡及一种围挡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