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观赏鱼专业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9595.6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琼;邢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润普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22 | 分类号: | 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20/174;A23K40/1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观赏鱼 专业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观赏鱼专业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渔业,越来越被广大老百姓所喜爱,因此观赏鱼饲料产品的研制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观赏鱼的国家,目前出口的种类已达12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年出口创汇约达2亿美元,观赏鱼的生产和贸易已成为我国渔业强劲的增长点。另外,我国的观赏鱼饲料生产和市场潜力很大:一是水产饲料工业基础实力雄厚;二有较稳定和雄厚的技术
力量;三是观赏鱼饲料存在价格优势。
观赏鱼传统的饵料主要是天然饵料,包括水蚤、血虫、丰年虫、丝蚓、小河虾、面包虫、蚕蛹等。但是,天然饵料的来源和供给不稳定,又不宜长期保存,容易携带病原,长期投喂会造成观赏鱼营养不均衡等缺点。因此,必须开发利用配合饲料。然而,目前观赏鱼饲料市场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如饲料产品营养价值低下,满足不了观赏鱼的营养需要;饲料产品价格昂贵,饵料系数高,导致养殖成本很大;观赏鱼饲料产品原本就少等。这些因素制约着观赏鱼养殖业的发展。
CN105495056A公开了一种观赏鱼饲料,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如下:小麦20%-30%、鱼粉10%-20%、鸡肝粉10%-20%、蚕蛹粉10%-20%、全蛋粉10%-20%、干虾粉5%-10%、β-胡萝卜素0.01%-1%、脱水菠菜2%-3%、红曲粉2%-3%、大豆蛋白肽1%-2%、17α-甲基睾酮0.5%-1%,上述17α-甲基睾酮购自上海玉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8%。该饲料为观赏鱼的生长提供了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的同时,17α-甲基睾酮激活了色素细胞表面的LDL受体,使色素细胞摄取脂蛋白的量增多,从而使脂蛋白上携带的类胡萝卜素沉积于色素细胞中的数量增加,增强了观赏鱼的体质和体色,但该观赏鱼饲料不能很好地提高观赏鱼的免疫力,保持观赏鱼的活性。而且,随着饲养期的增加,肠道吸收类胡萝卜素衍生物的功能逐渐减退,这种现象可以从老鱼种生产的卵,卵黄色泽日益变浅的现象得到证实。肉食鱼类亦可因饲料摄食量的降低,减少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导致肉质和表皮色泽变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观赏鱼专业饲料,解决了观赏鱼饲料增色效果不佳,及不能很好地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鱼活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观赏鱼专业饲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组成:鱼粉50-150份,大豆粕100-300份,菜籽饼50-150份,玉米粉30-100份,小麦面粉50-150份,小麦麸30-100份,矿物盐预混料10-30份,臧红花醛0.01-0.1分,樱花苷0.1-1份,维生素预混料10-30份,甜菜碱3-10份,党参3-10份,当归3-10份,香草3-10份,五味子3-10份,艾叶3-10份,着色剂2-5份。
其中,矿物盐预混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CaHPO4·2H2O 1-5份,CuSO4·5H2O 1-2份,KH2PO4 1-5份, KI 1-5份,KCl 1-5份, MgSO4 1-5份,NaCl1-3份,CoCl2 0.1-0.5份,MnSO4·4H2O 1-2份,NaSeO2 0.1-0.5份,ZnSO4·7H2O 0.1-0.5份, NaMoO4 0.1-0.5份,CaCO3 2-7份, FeSO4 ·7H2O 1-3份,。
其中,维生素预混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VA 1-3份,VD3 1-3份,VC 3-7份,VE 3-7份,VB1 1-3份,VB6 2-5份,VB12 2-5份,VK3 3-7份,核黄素3-7份,肌醇3-7份,泛酸1-2份,烟酸1-2份,叶酸1-2份。
其中,着色剂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叶黄素2-5份,玉米黄素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润普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润普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