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9705.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在;王威威;汪晗;李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Q5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店 入住 安全 保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酒店信息数学科技化在这种大环境下诞生。反观历史,上世纪末酒店就已开始了智能化、数字化等科技手段的竞争。消费人群的需求是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工业技术发展的结果。
近期,酒店频繁曝出入住安全问题(非法闯入、一人登记多人入住等)引发很多人们的担忧,酒店安保系统的完善与否已经成为了消费者选择酒店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一个优秀的安保系统不仅能提高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还能增加酒店自身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监测模块、智能门锁报警模块、通讯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人员监测模块主要包括监测装置,负责实时监测客房内入住人数;所述智能门锁报警模块主要包括感应装置、锁体和报警装置,负责感应开启门锁和在非法开门时进行报警;所述通讯模块主要包括无线通信装置,负责接收来自人员监测模块和智能门锁报警模块的信息并发送给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为计算机,负责对来自通讯模块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人员监测模块的监测装置为红外传感系统,主要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计数控制器、微处理器等。能够实时监测客房内入住人数并将信息通过通讯模块反馈给信息处理模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报警模块的感应装置主要包括指纹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所述锁体为电磁锁;所述报警装置为安装在客房门上的声光报警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且仅当所述感应装置的指纹传感器接收到正确的指纹时触发所述锁体开启,当指纹连续录入错误在一定时间内超过一定次数时触发声光报警器并将报警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感应装置的力传感器设置在门框的锁槽内,人为设定报警阈值。当力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输出值>报警阈值超过一定次数(系统认定为非法暴力开门)时触发声光报警器并将报警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信息处理模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模块接收通讯模块传输的两种报警信息(力传感报警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并将报警信息在屏幕上显示通知酒店工作人员;接收通讯模块传输的实时入住人员信息,当实际入住人数>登记入住人数超过规定时长时,在屏幕上显示报警信息并通知酒店工作人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客房内实际入住人数并反馈给酒店管理方,方便酒店管理;指纹技术的采用确保了登记本人入住,确保了人员登记安全;报警装置保证了入住人员的安全。本系统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在酒店安全系统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人员监测模块结构框图。
图3是图2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方式。
图4是图1中智能门锁报警模块结构框图。
图5是图1中智能门锁报警模块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图1信息处理模块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个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个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酒店入住安全保障系统包括10人员监测模块、20智能门锁报警模块、30通讯模块及40信息处理模块。
如图2所示,所述人员监测系统是一种红外传感系统,主要包括1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2计数控制器和13微处理器。具体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图中A、B均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A安装在客房侧门框上,B安装在进门处客房墙体上。优选地,A、B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安装高度适中,沿进门方向距离适中。计数控制器初始值为0,当信号输出顺序为AB,系统认为有人进入房间,计数控制器+1;当信号输出顺序为BA,系统认为有人离开房间,计数控制器-1,计数控制器内数值即为实时入住人数。微处理器13将处理后的信息(此信息包括计数控制器的数值和客房编号)传送给图1中通讯模块30并由它统一发送给信息处理模块40。客人退房时计数控制器12都会执行归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