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9726.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6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凌昊;周凌;吴方良;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xperience 静水 曲线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密艇体模型输入至基于3D Experience的三维设计平台;2)设置水线面高度参数T和船舯位置参数CZ;3)构建剩余排水体积模型及水线面模型;4)测量步骤3)中得到的剩余排水体积模型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以及表征水线面的“薄片”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惯性矩信息;5)形心位置相对船舯位置参数CZ进行移轴,同时将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惯性矩信息换算成面惯性矩信息;6)选择离散或等间距输入方式输入水线高度值,批量重复步骤1)至步骤5)的过程,获得静水力曲线要素。本发明实现了在CATIA V6平台上快速获取潜艇静水力曲线的功能,计算结果经过实艇测算满足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艇静力性能计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潜艇静水力曲线系潜艇正浮浮态时的浮性、稳性要素与其平均吃水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因潜艇含有大量舷间突出体,其水密艇体形状极为不规则,无法像水面船舶那样,仅将外壳形状信息作为输入,利用商用船舶软件即可计算出静水力曲线。
计算潜艇静水力曲线要素,需要分别计算一舷舷间横剖面要素、舷间水密容积及水线面要素、耐压船体容积及水线面要素,然后再通过移轴公式、求和等处理获得全艇容积(含突出体的)要素、全艇水线面要素。计算过程极其繁琐。
近年来船舶行业大力推广基于3D Experience的CATIA V6平台作为主流三维设计软件,但CATIA V6平台是工程通用平台,不具备潜艇静水力曲线计算等专用功能。为适应新的使用需求,设计一套基于CATIA V6平台的潜艇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是当下的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3D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3D Experience的静水力曲线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密艇体模型输入至基于3D Experience的三维设计平台;
2)设置水线面高度参数T和船舯位置参数CZ,其中高度参数T表征吃水值,船舯位置参数参数CZ表征船舯位置;
3)构建剩余排水体积模型及水线面模型;
用水线面平面分割水密船体,获得水下排水体积的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水线面向下微量偏移,偏移量为0.01mm至0.03mm,用偏移后的平面再次分割水下排水体积的实体模型,获得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以此“薄片”实体模型间接换算出水线面惯性矩等要素;
4)测量步骤3)中得到的剩余排水体积模型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以及表征水线面的“薄片”的体积、形心位置信息、惯性矩信息;
5)形心位置相对船舯位置参数CZ进行移轴,同时通过面惯性矩与体惯性矩的换算公式,将表征水线面的“薄片”实体模型惯性矩信息换算成面惯性矩信息;
6)选择离散或等间距输入方式输入水线高度值,批量重复步骤1)至步骤5)的过程,获得静水力曲线要素,并将换算结果输出。
按上述方案,步骤3)中将水线面向下微量偏移,偏移量为0.02mm。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在CATIA V6平台上快速获取潜艇静水力曲线的功能,为后续在该平台上开展其他潜艇静力性能计算奠定了技术基础;
2.计算结果经过实艇测算满足精度要求,可有效服务于型号产品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