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品防伪分析方法及物品防伪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9873.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清萍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7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防伪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物品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防伪分析方法及物品防伪分析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物品防伪分析方法及物品防伪分析系统,只需要在物品上附一个防伪码,同时,设置至少一个数据库,并在数据库存储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通过读取并查询识别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存储在哪一个数据库或不存储在任何数据库,来对相应的识别次数进行累加,实现对一个防伪码的识别次数进行分类统计,每一类別的识别次数都可对该物品提供防伪参考,从而实现只根据一个防伪码实现多重防伪,同时也避免了在一个物品上附多个二维码,保证了物品外观的简洁与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防伪分析方法及物品防伪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为提高物品防伪性能,现有防伪技术中已经出现在一个物品上附多个防伪码,通过对每个防伪码分别进行防伪识别,从而实现对物品进行多重防伪。然而,现有防伪技术还不能只根据一个防伪码实现多重防伪,在一个物品上附多个二维码也影响物品外观的简洁、美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品防伪分析方法及物品防伪分析系统,以解决现有防伪技术不能只根据一个防伪码实现多重防伪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物品防伪分析方法,物品上只附有一个防伪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检测识别器对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动作;
步骤B:每当检测到有识别器对所述防伪码进行了一次识别时,读取并记录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同时,记录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时刻;
步骤C:查询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是存储在预设的至少一个数据库中的一个数据库中还是不存储在其中任何数据库中;每一身份识别码只能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或者不存储在任何数据库中;
步骤D:当查询到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存储在第N数据库中时,将第N数据库识别次数累加1次,当累加后所述第N数据库识别次数为1时,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第一提示信息,当累加后所述第N数据库识别次数大于1时,判断所述第N数据库识别次数中的第一次识别与当次识别之间经过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长,如果大于,则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第二提示信息,如果不大于,则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当查询到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不存储在任何一个所述数据库中时,将公众识别次数累加1次,当累加后所述公众识别次数为1时,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当累加后所述公众识别次数大于1时,判断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与第一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则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如果相同,则判断所述公众识别次数中的第一次识别与当次识别之间经过的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时长,如果大于,则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如果不大于,则向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返回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所述公众识别次数及第N数据库识别次数的初始值均为零,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进一步地,当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存储在第N数据库中时,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均包括累加后所述第N数据库识别次数;
当当次识别所述防伪码的识别器的身份识别码不存储在任何一个所述数据库中时,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均包括累加后所述公众识别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包括提示所述物品为正品的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提示所述物品可能为伪品的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清萍,未经王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