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025.9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P1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31302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2018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刀具,包括柄部和切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部包括基体部和刃部,所述的刃部固定于所述的基体部;
所述基体部的材料选自于硬质合金、钨合金和合金钢之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刃部选自于硬质合金、金属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之一种或几种;
所述刃部的一个正投影面包括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的第一边沿与所述的第二边沿之间各处距离为0.1mm~5.0mm;
所述刃部的一条刃口或刃带的正投影为第一边沿;
所述的刃部各处的截面高度与该处在正投影面所成的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之间的距离比值为1∶0.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边沿与所述的第二边沿之间各处距离为0.1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边沿与所述的第二边沿之间各处距离为0.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边沿与所述的第二边沿各处的距离之差为0.001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部还至少包括2个折弯部,所述折弯部所在的第一边沿至第二边沿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边沿与所述的第二边沿各处的距离的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部还包括弧形曲部,所述弧形曲部的弧底所在的第一边沿至第二边沿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一边沿与所述的第二边沿各处的距离的最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部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椭圆形或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部各处的截面高度与该处在正投影面所成的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之间的距离比值为1∶0.8~1∶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部至少包括2个相连接的几何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边沿至少包括2个相连接的几何形状,所述的几何形状选自于直线和弧线。
11.一种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刀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根据要求将硬质材料加工成刃部,然后将刃部固定于基体部;
所述的硬质材料选自于硬质合金、金属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之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基体部选自于硬质合金、钨合金和合金钢之一种或几种。
12.一种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刀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先用磨削、线切割、激光获得刃部坯体,所述的刃部坯体的形状可分布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或三维立体空间内;再将刃部坯体固定于基体部上,形成刀具坯体;之后,对刀具坯体进行加工形成刃口和刃带之一种或几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刃部坯体以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的基体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磨削、线切割和激光对所述的刀具坯体进行加工形成刃口和刃带之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0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