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掌纹掌脉融合识别技术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70032.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8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宇峰;胡红雷;丁轶峰;陈彤;陈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宇峰;胡红雷;丁轶峰;陈彤;陈轶斌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掌纹 融合 识别 技术 地铁 支付 系统 | ||
1.一种基于掌纹掌脉融合识别技术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地铁支付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注册用户的掌纹掌脉图像;
匹配核对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电性耦接,用于接收所采集的掌纹掌脉图像,对其进行匹配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掌纹掌脉数据与中央服务器的掌纹掌脉录入数据进行核对;以及
支付模块,与所述匹配核对模块电性耦接,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核对模块的核对结果,执行相应的支付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地铁支付系统还包括闸机控制模块,与所述支付模块电性耦接,用于根据所述支付操作使闸机挡杆开启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安装于各地铁站点的进口闸机,所述闸机控制模块安装于各地铁站点的出口闸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核对模块和所述支付模块集成于所述中央服务器,且所述中央服务器以专用通信线路与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闸机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安装于地铁站周边的各个实体商家,且所有实体商家共享所述中央服务器的掌纹掌脉录入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为双光谱摄像机,用于通过第一波长的光源采集所述注册用户手掌的掌纹图像以及通过第二波长的光源采集所述注册用户手掌的掌脉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地铁支付系统还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注册用户基于掌纹掌脉支付的当前消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服务器设置于轨道交通票务系统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地铁支付系统还包括注册模块,用于接收新用户的注册请求,分配用户ID,并将所获取的掌纹掌脉记录数据和所分配的用户ID发送至所述中央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模块安装于地铁站内的服务中心柜台或站内自助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地铁支付系统还包括充值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注册用户的充值请求,并根据对应的充值金额更新对应用户ID的可支付额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泛地铁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值模块安装于地铁站内的服务中心柜台或站内自助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宇峰;胡红雷;丁轶峰;陈彤;陈轶斌,未经顾宇峰;胡红雷;丁轶峰;陈彤;陈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0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