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057.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申启访;郑嘉伟;吴植英;陈剑;白见福;林嘉煌;周金成;梁锐鑫;李响;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D01D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喷印 供液装置 注射泵 生物支架 打印 材料连接 电源负极 电源正极 尖端效应 精度要求 熔融状态 探针尖端 探针连接 出口端 孔设置 电极 纺丝 流出 通电 保证 便利 制造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喷印材料的注射泵,注射泵的出口端孔设置有探针,探针连接电源正极,注射泵内的喷印材料连接电源负极。本发明所提供的探针持续供液装置在喷印材料和探针上分别设置电极,利用探针的尖端效应,使得通电熔融状态下的喷印材料能够由注射泵中持续流出。由于探针尖端的直径较小,能够实现打印出直径较细的生物支架。本发明所提供的探针持续供液装置不但能够保证喷印材料的持续供应,还能够保证打印的纺丝的高精度要求,能够为生物支架的制造和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了组织工程的定义:基于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将工程学及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组织当中,用于恢复、维持或者改善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品的发展。
构成组织工程的三要素包括: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细胞是一切生物组织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支架为细胞成长为一个完整的组织提供支撑,生长因子可以引导、协调细胞活动。
现有技术中,常直接采用熔融直写的方式形成生物支架,熔融直写通常利用空心针头喷出材料实现成型。但通常由于空心针头的直径限制,打出的纺丝太粗,不能够符合实际的需要;另外,采用针头的蘸取法不能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工作。所以,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生物支架,需要调整制作方法和工具。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便于生成较细纺丝的生物支架的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该装置能够持续提供熔融材料,并且打印出的纺丝较细,以便提升生物支架的打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喷印材料的注射泵,所述注射泵的出口端孔设置有探针,所述探针连接电源正极,所述注射泵内的喷印材料连接电源负极。
优选的,所述注射泵的下方设置有收集板,所述注射泵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所述收集板接地。
优选的,所述探针垂直于所述收集板平面。
优选的,连接在所述探针的尖端和所述喷印材料的电源为高压电源。
优选的,所述高压电源连接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控制所述高压电源的供电。
优选的,所述注射泵中的喷印材料为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优选的,所述探针为钨探针,所述钨探针的直径小于所述出口端孔。
优选的,所述注射泵连接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控制所述注射泵的喷印操作。
本发明所提供的探针持续供液装置在喷印材料和探针上分别设置电极,利用探针的尖端效应,使得通电熔融状态下的喷印材料能够由注射泵中持续流出。由于探针尖端的直径较小,能够实现打印出直径较细的生物支架。本发明所提供的探针持续供液装置不但能够保证喷印材料的持续供应,还能够保证打印的纺丝的高精度要求,能够为生物支架的制造和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探针持续供液装置中钨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