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70224.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元;沈华;葛健;王线;邱壮;唐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地址: | 432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胺糖 卤代 内酯 碳霉 氮气保护 混合产物 粗品 精制 溶解 白色固体中间体 磷酸泰乐菌素 二氯甲烷 反应路线 合成成本 搅拌反应 三苯基膦 冰水浴 还原剂 卤化剂 酸溶液 可用 制备 催化剂 应用 下水 | ||
1.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F、Cl、Br或I,R2为F、Cl、Br或I,所述R1和R2相同。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装有极性溶剂的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中,所述的极性溶剂为水、醇类溶剂、低级酮类溶剂或腈类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将磷酸泰乐菌素溶解于反应容器中,在搅拌下加入还原剂,所述的还原剂为碱金属、锌汞齐、金属氢化物或醇铝,磷酸泰乐菌素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3.0-6.0:1,搅拌反应3-24小时后,停止氮气保护,得混合产物;
2)向盛有混合产物的反应容器中加入酸溶液至体系的pH值为1-2,在45-50℃下水解1-24小时,得到中间体粗品,中间体粗品经精制后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
3)在-5-0℃下,将中间体溶解于二氯甲烷中,搅拌下加入三苯基膦、催化剂和卤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为咪唑类化合物或吡啶类化合物,加完后继续在-5-0℃下反应1-8h,得到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粗品,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粗品经精制后得到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中间体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三苯基膦和催化剂搅拌至溶解,再分3-10次缓慢加入碘,保持反应体系内的温度不高于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中间体粗品精制的方法为:将中间体粗品用水和二氯甲烷稀释,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为6-7,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向水相中加入新鲜的二氯甲烷,搅拌下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为9-10,静置分层,得水层和有机层,将水层用二氯甲烷提取,所得的有机相与有机层合并后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将滤饼减压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得泡沫状固体,将泡沫状固体溶于叔丁基甲醚,在室温下搅拌使其结晶沉淀,收集沉淀,将沉淀用冷叔丁基甲醚淋洗,干燥,得白色固体中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粗品精制的方法为:向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粗品中加入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分层,得有机相,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干,得浓缩物,向浓缩物中加入乙酸乙酯和盐酸,搅拌后静置分层,将所得的水层冷却至0℃,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0-11,静置分层,所得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两次萃取所得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将滤液浓缩,得到残留物,将残留物溶解于叔丁基甲醚,在室温下搅拌使其结晶沉淀,收集沉淀,将沉淀用冷叔丁基甲醚淋洗,干燥,得到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锂、异丙醇铝或硼氢化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剂为卤族单质或卤化物,所述的卤族单质为F2、Cl2、Br2或I2,所述的卤化物为溴化氢、三氟化溴或溴化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20,23-二卤代-5-O-碳霉胺糖基-泰乐内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咪唑、甲基咪唑或吡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2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