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耦合电感的双输出Buck变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70708.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东;李涛;池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3/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电感 双输出 正极 输出滤波电容 负极 漏极 源极 二极管 控制电路 直流电源 副边 原边 脉冲序列控制 电路成本 控制策略 控制效果 脉冲序列 数量减少 变换器 传统的 改进型 开关管 电容 电路 节约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带有耦合电感的双输出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基于脉冲序列(pulse train,PT)的控制方法,是由传统双输出Buck电路改进而来,所述带有耦合电感的改进型双输出Buck电路,是由直流电源Vin的“+”端与MOS管S1的漏极相连;MOS管S1的源极与MOS管S2的漏极以及耦合电感原边La一端相连;耦合电感原边La的另一端与输出滤波电容C1正极和负载R1的一端相连;直流电源Vin的“‑”端与MOS管S2的源极、电容C1的负极以及负载R1的另一端相连;耦合电感副边Lb的一端与MOS管S3的漏极相连;MOS管S3的源极与二极管D正极相连;二极管D负极与输出滤波电容C2正极以及负载R2的一端相连;输出滤波电容C2负极和负载R2的另一端与耦合电感副边Lb的另一端相连;控制电路采用基于脉冲序列控制的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与传统的双输出Buck电路相比,电路中开关管数量减少至三个,简化了控制电路,节约了电路成本,控制方法简单且控制效果理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范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耦合电感的降压型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LED照明、备用电源以及偏置电源的不断发展,具有多路输出的DC-DC开关变换器被广泛关注和应用。一般来说,为了实现高效的同步输出,在传统的多路输出电路中,一个N路输出的系统需要2N数量的开关,这无疑增加了多路输出电源的体积、重量和成本。为了实现简单的电路配置和较低的电路成本,具有多绕组的反激式和正激式变换器被提出,用来提供多路电压输出。但是二极管漏感和电压降的存在将会导致较差的交叉调节,以至于输出电压不能被完全地独立控制,虽然可以采用后置调节器来单独调节辅助输出,但是效率下降的同时也将导致额外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又提出了单电感多输出(Single-Inductor Multiple-Output,SIMO)DC-DC开关变换器。SIMO开关变换器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感和控制芯片数量,从而减小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但是,由于所有输出共享一个电感,因此这种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也存在较差的交叉调节问题,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电流应力。为了解决上一问题,学者们又提出了分时复用技术,一方面得到较好的交叉调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简单控制的目的。但是当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时,大的负载将会导致较大的峰值电流,极大地降低了变换器的工作性能。
针对上述一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的带有耦合电感的双输出电路拓扑,采用脉冲序列的控制方法,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系统整体成本,并且控制策略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传导效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源及其的前馈补偿电路
- 下一篇:用于LLC转换器的自适应接通时间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