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气导流锅盖和具有该锅盖的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0010.X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6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张皓哲;王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颖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38;A47J27/00;A47J27/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锅盖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气导流锅盖和具有该锅盖的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锅具的使用往往是佩带有出气孔用于将锅内气体及时排除,避免造成溢锅的可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解决方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品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对锅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将锅内气体导出、使用方便简洁的的导气导流锅盖和具有该锅盖的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气导流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主体、导流槽和凸点;所述主体为圆形结构,所述导流槽和凸点设置在主体的同一面上,所述导流槽有若干条,位于中间的导流槽沿主体的直径进行重合,导流槽的两端开口贯通主体侧面,其余导流槽以靠近圆心一侧为起点往圆周方向逐渐扩大,导流槽之间互不重合;所述凸点设置在靠近主体圆周一侧。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锅盖,在锅盖的表面上设置了导流槽,该导流槽沿主体的直径进行重合,导流槽的两端开口贯通主体侧面,其余导流槽以靠近圆心一侧为起点往圆周方向逐渐扩大,导流槽之间互不重合,可以使得蒸汽在往上升的过程中会沿着导流槽往锅盖外的方向进行散发,而凸点的设置则是为了锅盖在盖上时能有往上位移的空间,使得导流槽能与外界连通。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锅盖上开孔,直接使用导流槽可以将锅内气体及时排出,而凸点可以将锅盖往上顶,使得导流槽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凸点至少包括四个,凸点平均分布在主体上且不与导流槽重合。
至少设置的平均分布的凸点可以将锅盖更为稳定地放置,防止因不稳而造成不必要的噪音。
一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上沿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沿锅上沿往外延伸,阻挡部的外沿侧边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围壁;阻挡部的表面设置有凹点,所述凹点至少包括四个且在阻挡部上均匀分布。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锅是为了与上述锅盖进行配合,设置的阻挡部是为了让凸点有可以搁置的位置,而围壁的设置可以避免锅内的液体溢出;设置的凹点是为了与锅盖的凸点配合,在不需要使用该锅时凸点和凹点重合,可以将锅盖盖牢,在使用时将凸点和凹点错开,从而使得导流槽能顺利高出围壁。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锅盖上开孔,直接使用导流槽可以将锅内气体及时排出,而凸点可以将锅盖往上顶,使得导流槽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锅是为了与上述锅盖进行配合,设置的阻挡部是为了让凸点有可以搁置的位置,而围壁的设置可以避免锅内的液体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气导流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气导流锅盖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气导流锅盖和具有该锅盖的锅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导气导流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主体1、导流槽11和凸点12;所述主体1为圆形结构,所述导流槽11和凸点12设置在主体1的同一面上,所述导流槽11有若干条,位于中间的导流槽11沿主体1的直径进行重合,导流槽11的两端开口贯通主体1侧面,其余导流槽11以靠近圆心一侧为起点往圆周方向逐渐扩大,导流槽11之间互不重合;所述凸点12设置在靠近主体1圆周一侧。
上述凸点12至少包括四个,凸点12平均分布在主体1上且不与导流槽11重合。
一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上沿设置有阻挡部2,所述阻挡部2沿锅上沿往外延伸,阻挡部2的外沿侧边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围壁22。
上述阻挡部2的表面设置有凹点21,所述凹点21至少包括四个且在阻挡部2上均匀分布。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锅盖,在锅盖的表面上设置了导流槽11,该导流槽11沿主体1的直径进行重合,导流槽11的两端开口贯通主体1侧面,其余导流槽11以靠近圆心一侧为起点往圆周方向逐渐扩大,导流槽11之间互不重合,可以使得蒸汽在往上升的过程中会沿着导流槽11往锅盖外的方向进行散发,而凸点12的设置则是为了锅盖在盖上时能有往上位移的空间,使得导流槽11能与外界连通。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锅盖上开孔,直接使用导流槽11可以将锅内气体及时排出,而凸点12可以将锅盖往上顶,使得导流槽11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颖,未经周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0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