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板栗壳制造吸附性材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0162.X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熊泽;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板栗 制造 吸附性 材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性材料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板栗壳制造吸附性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板栗壳是一种大宗农副产品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它们占到了其干重的80%以上,含碳物质的高含量决定了其高能量值,如直接焚烧或丢弃,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板栗壳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原料,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近年来,将板栗壳用于制备铜、铅、铬等重金属及农药等的特殊生物吸附材料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板栗壳的处理,基本是粉碎后作为燃料应用,同时市场上也缺乏利用板栗壳制备吸附材料的成套装置,这就限制了以板栗壳为原料制备吸附材料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板栗壳制造吸附性材料的装置,将废弃的板栗壳回收,进行吸附性材料的加工生产,不仅充分利用了废弃板的栗壳,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焚烧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板栗壳制造吸附性材料的装置,包括发酵罐、卧式螺杆离心机、螺旋挤压脱水机、螺旋提升机、壳泥粉碎机、炭化炉、旋风分离器、引风机和污水处理池,发酵罐与卧式螺杆离心机通过管道连接,在发酵罐与卧式螺杆离心机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排料阀,卧式螺杆离心机与螺旋挤压脱水机通过管道连接,螺旋挤压脱水机与螺旋提升机连接,螺旋提升机与壳泥粉碎机连接,壳泥粉碎机与炭化炉连接,炭化炉与旋风分离器连接,旋风分离器与引风机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发酵罐包括投料口、接种口、蒸汽加热夹套、搅拌轴、温度计和无菌空气管道,投料口和接种口设置在发酵罐顶端,发酵罐顶端上还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轴与搅拌轴连接,发酵罐侧面包裹设有蒸汽加热夹套,发酵罐外壁设有温度计,无菌空气管道一端位于发酵罐外,另一端位于发酵罐内部底端。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卧式螺杆离心机上设有轻相出口,所述的螺旋挤压脱水机上设有废水排出口,轻相出口与废水排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水处理池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炭化炉内设有滑动筛板,炭化炉外侧包裹有保温层,炭化炉底端设有排渣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炭化炉上半部分为长方体空腔,下半部分为倒金字塔形空腔,滑动筛板设置在长方体空腔底端。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底端设有物料收集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引风机与引风管连接。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利用板栗壳制造吸附性材料的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发酵罐对板栗壳进发酵,发酵完成之后通过卧式螺杆离心机与螺旋挤压脱水机对板栗壳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发酵液中的废液排出,通过螺旋提升机将板栗壳运送至壳泥粉碎机中,对板栗壳泥进一步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壳泥送至炭化炉中进行炭化处理,然后由炭化炉的排渣口及旋风分离器收集,最终得到由板栗壳制成的成品吸附材料。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板栗壳实现了吸附性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制造,整个装置不仅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而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低,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为板栗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发酵罐1,驱动电机101,投料口102,接种口103,蒸汽加热夹套104,搅拌轴105,温度计106,无菌空气管道107,排料阀2,卧式螺杆离心机3,轻相出口301,螺旋挤压脱水机4,废水排出口401,螺旋提升机5,壳泥粉碎机6,炭化炉7,滑动筛板701,保温层702,排渣口703,旋风分离器8,物料收集口801,引风机9,引风管10,污水处理池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利用板栗壳制造吸附性材料的装置,包括发酵罐1、卧式螺杆离心机3、螺旋挤压脱水机4、螺旋提升机5、壳泥粉碎机6、炭化炉7、旋风分离器8、引风机9和污水处理池11,发酵罐1与卧式螺杆离心机3通过管道连接,在发酵罐1与卧式螺杆离心机3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排料阀2,卧式螺杆离心机3与螺旋挤压脱水机4通过管道连接,螺旋挤压脱水机4与螺旋提升机5连接,螺旋提升机5与壳泥粉碎机6连接,壳泥粉碎机6与炭化炉7连接,炭化炉7与旋风分离器8连接,旋风分离器8与引风机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0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