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431.4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东;侯雨杉;马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人工 急救 呼吸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cpr)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它是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的心脏和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如果中断供氧3~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触电、溺水、脑血管和心血管等意外,一旦发现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抢救措施就是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以保持有效通气和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
在医院内抢救呼吸骤停患者一般使用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的呼吸机,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可以随时监护抢救情况。而在户外或者其他非医疗场所进行急救人工呼吸则受到人员和场所的限制,只能使用简易的人工复苏球囊,但是没有经过很好训练的救援人员操作人工复苏球囊是很危险的。AHA(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援引众多的研究结果指出,在人工呼吸或者救治颅脑损伤患者时,吸气时间太长,呼吸频率太快,或过大的潮气量可能对患者的存活和预后都是有害的。救援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挤压球囊的频率太快、吸气时间过短。在很短的吸气时间里给气道施加太大的压力,会导致吸气压增高,胸腔压力上升,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还可能造成肺气压伤或使已受损的肺组织损伤加重;更有可能造成胃肠道膨胀,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进而引发相关的并发症。非专业的救援人员还有可能出现过度通气,通气不足,人机对抗等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能够用于急救现场指引的人工急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的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该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可以提供急救现场的救援指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包括人工复苏球囊以及与所述人工复苏球囊连接的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所述人工复苏球囊包括以此连接的面罩、单向阀、球囊以及储气袋;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包括采集呼吸管路内的气流信息的传感器,处理传感器接收到的气流信息并反馈处理结果的控制芯片,接收控制芯片指令并输出控制芯片的处理结果的信号输出装置,以及提供电源的电池;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出装置和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信号输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蜂鸣器。
其中,还包括三通管,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通过三通管连接于所述面罩与单向阀之间,或者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通过三通管连接于所述单向阀与球囊之间。
其中,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内设置有连通管,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通过连通管连接于所述面罩与单向阀之间,或者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通过连通管连接于所述单向阀与球囊之间。
其中,所述信号输出装置还包括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输出装置还包括语音播报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流量传感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设置有两种呼吸控制模式,分别为心肺复苏模式和急救模式;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设置有呼吸控制模式选择按键,所述呼吸控制模式选择按键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其中,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还设置有能防水、防震的外壳。
其中,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所述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还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包括传统的人工复苏球囊以及专用的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进行人工呼吸时,将呼吸参数监测与评价装置与人工复苏球囊连接,挤压球囊,压力传感器获取人工复苏球囊的气道内的气流信息,控制芯片将气流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若操作符合标准,则信号输出装置正常显示;若操作不符合标准,则信号输出装置进行具体错误信号的提醒,救援人员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具体操作的调整,准确度较高,该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统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可以提供急救现场的救援指引,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牙颌口咽通气道
- 下一篇:具有过滤功能的耳挂式吸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