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举重训练力量监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503.5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8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举重 训练 力量 监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训练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举重训练力量监测机构。
背景技术
电阻应变片为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可用于压力传感器等测量仪器,例如在专业的体育训练中,常被用在测力仪等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举重训练力量监测机构,利用电阻应变片从各角度准确采集举重运动员在抓举、平衡等状态时的力学数据,更好的辅助训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举重训练力量监测机构,包括测力单元和固定测力单元的安装机构,所述测力单元设有主控电路及感压的电阻应变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杠铃杠杆左、右侧的两个单元机构,所述单元机构包括固定件和多个活动压块,所述固定件为外围呈棱柱状的管件,套在杠杆上,与杠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压块与固定件的棱面一一对应,被活动安装在固定件的棱面上,仅向杠杆中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固定件上安装有撑住活动压块的弹簧,各活动压块组成环形结构的握把,所述握把与固定件、杠杆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电阻应变片设置在所述活动压块与固定件的棱面之间,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通过安装盒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位于握把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所述固定件由两个半环状的管件对接构成。
两半环状管件的对接面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结构连接,所述限位凹槽的开口宽度窄于槽底面的宽度,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相适配,通过插接的方式从限位凹槽的前端或后端插入,使两半环状管件不会轻易脱离。
所述固定件棱面上设有放置弹簧的安装孔,所述弹簧平衡状态下要高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所述活动压块的内侧面在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设有卡入弹簧高出部分的限位孔。
所述固定件与活动压块通过导向螺钉连接,固定件对应所述导向螺钉的位置设有与其适配的螺纹孔,活动压块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有通孔,导向螺钉穿过活动压块的通孔后,通过旋拧安装在固定件对应的螺纹孔内,导向螺钉头部卡在所述活动压块上。
所述固定件优选设为八个棱面,呈正棱柱状,活动压块对应设有八个,每个活动压块下均设有电阻应变片。
有益效果:
本发明监测机构用于举重训练时,运动员抓握活动压块组成的握把进行举重训练,各电阻应变片在活动压块的压力作用下电阻值发生变化,主控电路通过检测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来分析测量运动员举重时抓力、推力等数据。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易于制造,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左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位右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压块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单个活动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举重训练力量监测机构,由测力单元和安装机构等组成。
所述测力单元设有主控电路及感压的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通过电桥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主控电路设置在安装盒5内。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杠铃杠杆1左、右侧的两个单元机构,所述单元机构包括固定件和多个活动压块3。
所述固定件为外围呈正棱柱状的管件,由左固定块3和右固定块2两个半环状管件对接组成,套在杠杆1上,并通过螺钉与螺纹孔11固定在杠杆1上。所述左固定块3和右固定块2各自设有四个棱面,对接后构成一正八棱柱状的固定件。所述左固定块3在对接面设有限位凹槽,如图3、图5所示,所述右固定块2在对接面设有限位凸起,如图3、图6所示,所述限位凹槽的开口宽度窄于槽底面的宽度,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相适配,可通过插接的方式从限位凹槽的前端或后端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