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出钢口挡渣球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798.6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3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村;于林辉;陈星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东邦冶金设备耐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5100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出钢口挡渣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冶金挡渣出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出钢口挡渣球。
背景技术
转炉吹炼结束或电弧炉氧化熔炼完成后向盛钢桶(钢包)内放出钢水而把氧化渣留在炉内的操作。出钢时使氧化性渣和钢水分离是炉外精炼的要求。钢包内的二次精炼适于在还原条件下进行。采用挡渣出钢,避免出钢带渣对提高炉外精炼效果是重要保证。出钢时,随着钢水面的下降,当钢水深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在出钢口上方会形成漏斗状的汇流旋涡,部分渣子在钢水出完以前就由出钢口流出,这是渣、钢分离不清的根本原因。另外摇炉过快,有部分渣子由炉口涌出;但这可通过细心操作而避免。挡渣出钢技术主要是针对汇流旋涡下渣而开发的。
挡渣球一般由耐火材料包裹在铁芯外面制成,其密度大于炉渣而小于钢水,因而能浮在渣钢界面处。出钢时,当钢水已倾出3/4~4/5时,用特定工具伸入炉内将挡渣球放置于出钢口上方。现有挡渣球球体通常以随波逐流的方式到达出钢口,由于钢渣粘性大,浸入钢水速度慢,挡渣球不能到达出钢口,或者不能有效地在钢水即将流尽时堵住出钢口,挡渣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浸入钢水速度快,挡渣效率高,投递准确的转炉出钢口挡渣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炉出钢口挡渣球,包括椭球体及投递把手;所述投递把手与椭球体固定相接;在所述椭球体的侧面设有螺旋状沟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椭球体的侧面横向水平设有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椭球体结构并结合其侧面设有的螺旋状沟槽,其实现了浸入钢水速度快,挡渣效率高,投递准确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椭球体;2、投递把手;3、沟槽;4、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转炉出钢口挡渣球,包括椭球体1及投递把手2;所述投递把手2与椭球体1固定相接;在所述椭球体1的侧面设有螺旋状沟槽3。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椭球体1的侧面横向水平设有定位板4。
本实用新型投递过程简单,无需配套复杂的投递设备。椭球体尖部可确保挡渣球穿过渣层,并随钢流进入漩涡区。侧面横向水平设有的定位板易于控制挡渣球的空间位置。椭球体的侧面所设有的螺旋状沟槽便于将漩涡中的熔渣打碎并上浮。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东邦冶金设备耐材有限公司,未经营口东邦冶金设备耐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