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3718.0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胜;华玲萍;吴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外壳 加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为电容器,用字母C表示,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任何两个 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 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 换,
控制等方面。现有的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定位不精确,因此导致加工处理的 过程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定位槽、刀具、定位块、 气缸、控制面板、定位卡板,所述刀具设置在工作台上方,刀具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块, 定位块上方连接有气缸,两个定位块正下方的工作台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右侧的定位槽右 面设置有定位卡板,定位卡板底部与工作台铰链到一起,控制面板设置在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为凸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定位块由同一个气缸控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制作工艺简单,结构设计合 理,成本低,操作方便,定位精确,便于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结构图;
图2为定位卡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定位槽2、刀具3、定位 块4、气缸5、控制面板6、定位卡板7,所述刀具3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刀具3左右两侧各设置 有一定位块4,定位块4上方连接有气缸5,两个定位块4正下方的工作台1面上设置有定位槽 2,右侧的定位槽2右面设置有定位卡板7,定位卡板7底部与工作台1铰链到一起,控制面板6 设置在工作台1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为凸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定位块由同一个气缸控制。
工作时,将电容器外壳放到刀具3下方,控制面板6先控制定位卡板7盖住电容器外 壳,再控制气缸5向下运动,直到定位块4进入定位槽2中,此时,刀具3即可对电容器外壳进 行加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飞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3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