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针限位机构和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5904.8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0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袁洪光;胡岩;张宇;赵吾阳;魏悦;王振;姜伟;任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瑞芝;陈源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限位 机构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针限位机构 和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中,将基板组装到显示装置之前,需要对基板进 行测试。基板通过顶料杆(LifterPin)进入到测试设备的载台上 方;测试设备的载台的四周设置有多个顶针限位机构,当顶料杆 下降、脱离基板后,由顶针限位机构支撑、固定基板,以便于在 基板上准确地标记位置记号,为后续的测试过程提供准确的位置。 其中,现有的顶针限位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针01、连接杆 02、驱动底座03,其中顶针01起到对基板04限位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基板为玻璃材质,为保证对基板造成影响,顶 针01采用塑料或树脂等软性材料形成。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测 试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现有的顶针限位机构反复支撑、 固定基板04时,由于顶针限位机构与基板04反复接触摩擦,会 产生大量的小颗粒8,小颗粒8会造成基板产品不良、测试设备维 护成本提高以及测试设备故障报废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对基板夹持效果好,且能够排出摩擦产生的 小颗粒的顶针限位机构和测试设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顶针限位机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 的顶针限位机构和测试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顶针限位机构不仅能 实现现有的顶针限位机构的一切功能,还能够吸收、排出摩擦产 生的小颗粒的功能。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顶针 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顶针、支撑部、驱动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 所述驱动部上方,所述限位顶针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方,所述限 位顶针以及所述支撑部随所述驱动部移动,还包括真空吸收装置, 所述限位顶针开设有吸收孔,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吸 收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真空吸收装置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顶针包括第一顶针部和位于所述第一顶 针部上方的第二顶针部,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底端面积小于所述第 一顶针部的顶端面积,所述第一顶针部的顶端未被所述第二顶针 部覆盖的区域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收孔,所述第二顶针部的侧 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收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顶针部和所述第二顶针部的外形均为长 方体状。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顶针的外形为柱状。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顶针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收孔, 和/或,所述限位顶针的顶端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收孔。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的外形为柱状。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孔的入口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所 述连接孔的出口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侧面,所述真空吸收装置与所 述连接孔的所述出口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收孔。
优选的是,所述吸收孔为圆孔或方孔,所述连接孔为圆孔或 方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测试设备,包括上 述的顶针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顶针限位机构开设了吸收孔和连接孔,并配备 了真空吸收装置,使该顶针限位机构不仅能够对基板进行支撑、 固定起到限位的功能,还能够吸收、排出摩擦产生的小颗粒,提 高产品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设备包括上述顶针限位机构,在对基板进 行测试的过程中不仅能对基板起到支撑、固定的限位作用,还能 吸收、排出因摩擦产生的大量颗粒,避免设备故障,减少设备维 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顶针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顶针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限位顶针的结构外形图;
图4为图2中限位顶针的结构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顶针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限位顶针的另一种布置吸收孔的形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顶针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01、顶针;02、连接杆;03、驱动底座;04、基板;
1、限位顶针;1a、第一顶针部;1b、第二顶针部;
2、支撑部;3、驱动部;4、基板;5、吸收孔;
6、连接孔;7、真空吸收装置;8、小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探鱼器
- 下一篇:一种传感器的输出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