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轮辐式大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6283.5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江;宋廷;王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赫夫特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轮辐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
背景技术
薄壁轮辐式大齿轮的特点是轮腹壁比较薄,加工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将已 加工好尺寸的薄壁轮辐式大齿轮进行后续渗碳淬火加工,造成变形尺寸很难控 制,给加工造成难度,也给质量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壁轮 腹壁大齿轮,提高整个产品的强度,也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 具有轮腹,所述轮腹具有渗碳后加工形成的减重孔,所述轮腹具有轮腹内圈、 轮腹外圈、轮腹壁,所述轮腹内圈具有用于安装齿轮轴的轴孔,所述轮腹外圈 具有齿轮,相邻的减重孔之间为轮腹壁,所述轮腹内圈具有起吊螺孔。
所述轮腹内圈、轮腹外圈、轮腹壁、齿轮经渗碳、淬火、回火。
所述轮腹内圈具有两个起吊螺孔,所述轮腹内圈设有螺旋油槽,所述起吊 螺孔与螺旋油槽之间通过锥形通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常规的薄壁轮辐式大齿轮的 结构,先经渗碳后加工形成减重孔,此时加工减重孔至所需尺寸,对热处理的 变形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再通过增加的起吊螺孔可起吊至后续的淬火、 回火等热处理工艺,使得整个产品零件的强度得到很好的加强,提高了零件的 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轮腹内圈,2、轮腹外圈,3、齿轮,4、起吊螺孔,5、锥形通路, 6、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 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具有轮腹,所述轮腹具有渗碳后加 工形成的减重孔6,所述轮腹具有轮腹内圈1、轮腹外圈2、轮腹壁,所述轮腹 内圈1具有用于安装齿轮轴的轴孔,所述轮腹外圈2具有齿轮3,相邻的减重孔 6之间为轮腹壁,所述轮腹内圈1具有起吊螺孔4。
所述轮腹内圈1、轮腹外圈2、轮腹壁、齿轮3经渗碳、淬火、回火。
所述轮腹内圈1具有两个起吊螺孔4,所述轮腹内圈1设有螺旋油槽,所述 起吊螺孔4与螺旋油槽之间通过锥形通路5连通。
若采用常规的薄壁轮辐式大齿轮,将所有尺寸都车加工好后进行热处理工 艺,热处理的变形将会使得产品尺寸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若粗加工产品尺 寸,留有较多的余量进行热处理,等热处理后再进行精细加工,虽然产品尺寸 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将使得轮腹壁以及整个轮腹的强度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常规的薄壁轮辐式大齿轮的结构,先经渗碳后加工形成 减重孔6,此时加工减重孔至所需尺寸,对热处理的变形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 制,再通过增加的起吊螺孔可起吊至后续的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使得整 个产品零件的强度得到很好的加强,提高了零件的使用性能。
起吊螺孔4与螺旋油槽之间通过锥形通路5连通,也进一步减少油槽加工 难度,一举多得。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 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 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 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赫夫特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赫夫特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62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的接触点探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