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6910.5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卢先华;杜三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吉维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的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一种 新型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分为门锁和外门锁。内门锁和外门锁上均包括有把手、面板 和固定部。固定部内设有限制把手过度旋转的限位盘,因为内门锁和 外门锁呈镜像设置,在制造生产时,需要对内门锁和外门锁内的限位 盘分别开模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装配时容易出错,降低工作 效率,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在固定部内设有用于让扭转后的把手恢 复到原来位置扭簧,市场上的门锁内的扭簧,把手在多次扭转后,会 出现回弹力减小的情况,把手无法快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影响门锁 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 更加紧凑,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一种新型 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门锁,包括把手、面板和固定部,所述面板上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部穿设过通孔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包括限位盘和与 通孔大小相适配的连接件,限位盘相对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设有安装 块,所述安装块上依次套设有扭簧、垫片、用于固定扭簧和垫片的卡 环,所述限位盘的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面板上设有卡块,固定部与 面板相互配合时,所述扭簧套设于卡块上,所述卡块位于限位盘两侧 的限位块之间且扭簧套设于卡块上,所述扭簧包括呈圆盘状环绕而成 的簧体,所述簧体上设有用于供安装块穿设的圆孔,和用于与卡块固 定连接的安装孔,所述簧体的纵截面呈长方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把手的过程中,先将扭簧和套在安 装块上,再将垫片套设在安装块上,垫片起到了保护扭簧和固定扭簧 位置的作用,然后将卡环卡在安装块上,起到固定扭簧和垫片的作用, 安装好固定部后,将固定部上的连接件穿设过面板的通孔,然后再将 把手与连接件固定,固定部与面板相互配合时,面板上的卡块便位于 限位盘的两限位块之间,扭簧上的安装孔套设在卡块上,扭动把手时, 限位盘上的限位块起到防止把手过度旋转的作用,扭簧起到将把手恢 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将扭簧设置成纵截面为长方形的形状,这样的 设置的扭簧,质量更好,安装在门锁上,与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度更高, 保证使用质量。门锁分为内门锁和外门锁,装配时只需要将内门锁上 的限位盘翻转一面,就能安装到外门锁上内便能使用,提高装配效率, 也提升了生产效率,不需要为不同的门锁开模不同的模具,降低生产 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第一 连接件和呈长方体设置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把手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 相适配的第一通槽,与第二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 与第二通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的过程中,呈长方形设置的第二连 接件会先安装到第二通槽内,然后呈圆柱形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在安装 到第一通槽内,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连接件与把手的连接更加牢固, 使得连接件不会轻易从把手上脱离,使得产品质量有保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圆盘和连接件呈一体设 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块、圆盘和连接件呈一体设置, 使得固定部的结构简单,而且连接更加牢固,加快生产效率,提升产 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把手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固定部局部示意图;
图4为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扭簧局部结构示意图。
1、把手;10、第一通槽;11、第二通槽;2、面板;20、通孔; 21、卡块;3、固定部;30、限位盘;31、连接件;310、第一连接件; 311、第二连接件;32、安装块;33、扭簧;330、簧体;331、圆孔; 332、安装孔;34、垫片;35、卡环;3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门锁实施例做进一步说 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吉维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吉维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6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