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7019.3 | 申请日: | 2016-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9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光贤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供热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法规规定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 以利于人民健康。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环境。供热用水 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供热企业形象。保暖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采 取的措施是集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 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集中供热,已 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节约燃料、减少城市污染等优点,所 以发展速度很快。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采用集中供热。
在南方地区没有暖气供应,在冬天人们在坐着工作时,由于运 动量小,这样脚底板容易冰凉,导致舒适性差,同时供暖系统热量 散热大,导致耗能大,且温度控制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供 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供热系统,包括供热水箱,所述供热水箱上端一侧设有进 水管,下端另一侧上设有出水管,所述供热水箱内部设有加热管, 所述供热水箱内部设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上位于供热水箱内部部 分设有若干个集热支管,所述集热管与发热翅片相连接,所述供热 水箱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所述供热水箱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 述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热支管与集热管之间 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热翅片为铝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层粘贴在供热水箱 内侧壁上,且厚度为5mm~15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 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热管、发热翅片、隔热 层,这样供热水箱在加热后不仅可以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过 程中集热管能够将热量及时导入到发热翅片上,为使用者进行加热, 提高舒适性,同时隔热层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减少了能耗,且通 过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的控制水箱内部的温度,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热水箱;2.进水管;3.出水管;4.加热管;5.集热 管;501.集热支管;6.发热翅片;7.隔热层;8.温度传感器;9.显 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 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 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供热系统,包括供热水箱1,所述供热水箱1上端一侧设 有进水管2,下端另一侧上设有出水管3,所述供热水箱1内部设有 加热管4,所述供热水箱1内部设有集热管5,所述集热管5上位于 供热水箱1内部部分设有若干个集热支管501,其中所述集热支管 501与集热管5之间一体成型。
所述集热管5与发热翅片6相连接,其中所述发热翅片6为铝板制 成,这样供热水箱1在加热后不仅可以对水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 过程中集热管5能够将热量及时导入到发热翅片6上,为使用者进 行加热,提高舒适性。
所述供热水箱1内侧壁上设有隔热层7,其中所述隔热层7粘 贴在供热水箱1内侧壁上,且厚度为5mm~15mm,隔热层7能够减 少热量的散失,减少了能耗。所述供热水箱1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8,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显示屏9相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8可以精 确的控制水箱内部的温度,便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 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 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光贤,未经潘光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7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的酒店热水供应系统
- 下一篇:带宽分配方法、系统及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