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个体化髋关节经皮穿刺导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8622.3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刘腾;田晓滨;杨勤;杨先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个体化 髋关节 穿刺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体化髋关节经皮穿 刺导向器。
背景技术
人体髋关节具有相对稳定的骨性结构,是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其 位置深在,周围重要的结构多,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关节,容易出现骨性关节 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炎等髋关节疾病,可以引起 髋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病情进行性加重,则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致残率高。目前早中期并无明确的治疗方法,晚期手术治疗主要为关节置换。 对于早中期尚无需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临床上髋关节穿刺 取液化验检查、注药治疗以及髋关节周围骨质的穿刺活检是目前诊治的重要 手段。由于髋关节位置深在,周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传统的穿刺方法容 易出现多次反复穿刺、损伤神经血管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个体化髋关节经皮穿刺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个体化髋关节经皮 穿刺导向器,包括与人体髋关节相匹配的导向本体,所述导向本体的两端向 人体髋关节两侧后方延展,且所述导向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人体两侧股骨 大转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导向本体中部设有两个与人体耻骨联合处两 侧的耻骨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向本体上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向外侧斜向上 延伸设有辅助部,且两个所述辅助部上分别设有与人体双侧髂前下棘对应的 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边界形成U型凹槽,且所 述导向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穿刺时对刺针进行定位的导向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导向本体包括彼此对称的左导板和右导板,所述左导板与 右导板扣合形成所述导向本体,且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左导板和/或右导板 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可以在实际生 产过程中将所述左导板和右导板分开制作,加快产品的成型速度;另一方面, 通过上述分离式设计,可以方便携带、转移,并且在佩戴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导向本体的厚度为2-5mm。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所述导向本体,一方面可以使 得在佩戴时,所述导向本体不会由于厚度太厚不方便弯折,以与患者的髋关 节向匹配,另一方面,不会由于所述导向本体的厚度太薄起不到较好的支撑 固定作用,并且在反复的弯折过冲中容易磨损,使用寿命较短。
进一步:所述导向本体采用弹性材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弹性材料可以使得所述导向本 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改变形状并与患者的髋关节向匹配,增强所述导向 本体的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导向本体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在 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所述导向本体可任意改变形状的弹性需求,并且还不会对 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
进一步:所述导向本体的中部边界相对收缩并形成X型。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减少所述导向本体的 整体强度,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容易改变其形状并与患者的髋关节向 匹配,并且同时还可以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和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均 沿竖直方向轴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本体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称设置,一方面,更符合人体的 骨骼结构,在佩戴时更加匹配,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导向本体更加均匀对称 受力,增强佩戴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还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呈X型,且所述弹性带的四个端头 分别与所述导向本体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两个所述第三通孔的边界一 一对应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弹性带,可以在佩戴时辅助所 述导向本体固定在患者体表,防止在穿刺过程中意外脱落导致穿刺出现错 位,从而引起反复穿刺,增强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 穿刺过程中的以外和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8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