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管内壁具有缓冲功能的屋顶防止雨水淤积的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8693.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9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8;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104 | 代理人: | 张永芬 |
地址: | 26644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内壁 具有 缓冲 功能 屋顶 防止 雨水 淤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块化房屋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导流管内壁具有缓冲功能的屋顶防止雨水淤积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提供居住的场所,更注重的是房屋的整体结构性能。模块化建筑是建筑发展的主流,并因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建筑模块化方向是利用设计好建筑构件在工厂环境中制造,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一般包括钢结构框架和模块化墙板,墙板根据整个房屋的构架相互拼接后成型。房屋防水工程是房屋建筑的重要工程,工程的好坏关系到房屋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在房屋屋面工程中,会涉及到屋面防水和屋顶防水,尤其是模块化房屋,由于建筑材料摒弃了传统的砖瓦结构,采用多层材料搭建的墙体和屋顶,更容易发生漏水的问题。传统的防水系统一般包括雨水导流管,设置在墙面或者墙体内部,因此,如何解决雨水导流管的噪音问题,也是防水工程的其中一个重要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导流管内壁具有缓冲功能的屋顶防止雨水淤积的导流装置,可以解决房屋的房顶及墙壁的防水问题及噪音问题。
导流管内壁具有缓冲功能的屋顶防止雨水淤积的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槽、导流管和过滤网,导流槽设置在房檐边缘,导流槽相对于房檐基线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导流槽顶端设有过滤网,导流槽底面设有圆形通孔,导流管通过所述圆形通孔接在导流槽下端,导流管将雨水引流至地面;导流管包括内管壁和外管壁,内管壁的内侧上沿径向设有犬牙式互相交错的凸起,所有凸起的表面上均设有波浪形凸起;双层管壁之间被分割为多个密闭小空间,小空间内填充有吸能球。
较佳的,所述凸起的凸起高度为管径的1/2~2/3。
较佳的,所述凸起在管壁内侧呈螺旋状分布。
较佳的,所述圆形通孔为多个。
较佳的,所述吸能球为金属球或陶瓷球或聚乙烯球。
较佳的,所述倾斜角度为1°~2°。
较佳的,最下端圆形通孔直径大于其他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管内壁具有缓冲功能的屋顶防止雨水淤积的导流装置,导流槽设置在房檐边缘,用于收集雨水,导流槽顶端设有过滤网,用于避免房顶滑落下来的杂物引起的导流槽和导流管堵塞,导流槽底面设有圆形通孔,用于将雨水导流至导流管中,导流管通过通孔接在导流槽下端,将雨水引流至地面。
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墙面,导致墙面腐蚀损坏,甚至是漏雨,特别是模块化房屋,其墙壁由多块侧墙拼接,防止侧墙之间的拼接缝隙被雨水冲刷,影响侧墙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和防水性。
双层管壁之间被分割为多个密闭小空间,可以初步的阻隔雨水冲刷管壁时产生的噪音,另外,还将小空间内填充有吸能球,当声音传递到小空间内时,吸收声波震动的能量,进一步消除噪音。
内管壁的内侧上沿径向设有犬牙式互相交错的凸起,当雨水冲刷下来后,雨水顺着交错的凸起形成的回旋形路径流淌,则雨水冲刷速度大大被降低,则撞击管壁声音也会大大降低,起到消除噪音作用;凸起的上表面上设有波浪形凸起,当雨水冲刷时,可进一步缓解水流的速度,起到进一步消除噪音的作用。
导流槽相对于房檐基线向下倾斜一定角度,防止雨水存留在导流槽底面,导致留存在导流槽中的雨水在温度过低时结冰,而多层结冰后会导致导流槽冻结,甚至会压垮导流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在房屋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在房屋上安装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雨水导流管的剖面图。
其中,1-外管壁、2-内管壁,3-小空间,4-吸能球,5-凸起,21-房檐,22-导流槽,23-导流管,24-过滤网,25-墙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8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