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1366.3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苗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卓伟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62;H01R24/00;H01R13/66;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反 连接 磁力 接口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需要将使用数据从电子产品或通信类产品中导入或导出,同时也需要通过数据接口给电子产品和通信类产品充电。现有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录音笔等)大多使用插入式接口来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插拔接头,在使用麻烦的同时也会造成接头磨损。
目前市场上出现有插头连接器,可利用磁铁吸力对接充电,无需反复插入接口,使用较为方便。
已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424648U)提供了一种接口转接头及带有该接口转接头的电连接设备,用于插入电子装置的插入式接口内将插入式接口的插入式电连接方式转换为表面接触式电连接方式,采用磁性吸附式连接,无需反复拔插、使用方便。但是现有的便携式插头连接器都是分正负极的插头,使用时先要准确分辩插头连接器的正负极,才能正确的进行连接,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通过磁力将接口两端吸附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充电,同时具有正反任意连接的功能,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包括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插入式接口的插座转接头(1)以及与所述插座转接头(1)连接的插头转接头(2);其中,
所述插座转接头(1)包括插头(101)、与插头(101)连接的第一框体(102)、设置在第一框体(102)内的第一绝缘件(103)和多个金属触点(104);
所述插头转接头(2)包括插座(201)、与插座(201)连接的第二框体(202)、设置在第二框体(202)内的第二绝缘件(203)、以及与第二绝缘件(203)连接的磁体(204);
所述插座(201)上还设置有第一端子组(205)和第二端子组(206),所述第一端子组(205)与所述第二端子组(206)的正负极相反,所述第一端子组(205)和第二端子组(206)可分别与所述多个金属触点(104)电性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框体(102)和第二框体(202)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端子组(205)和第二端子组(206)为弹簧金属探针端子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插头转接头(2)还包括电路板(207),所述第一端子组(205)和第二端子组(206)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207)。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端子组(205)和第二端子组(206)分别包括电源端、数据正极端、数据负极端、接地端。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设备的插入式接口为Micro-USB接口、USB3.1Type-C或闪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设备,包括USB插头和电缆线,还包括所述的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通过永磁体与铁磁性材料之间的磁吸附力,使得接口由常规的插拔式转换为新颖的接触式。通过结构上的对称设计和电路上的合理设计,使得该接口可以实现正反连接的功能。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的插座转接头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的插头转接头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实施例一的多个金属触点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正反连接的磁力接口转接头实施例一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设备的爆炸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插座转接头;101-插头;102-第一框体;103-第一绝缘件;104-多个金属触点;
2-插头转接头;201-插座;202-第二框体;203-第二绝缘件;204-磁体;205-第一端子组;206-第二端子组;207-电路板;
301-USB插头;302-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卓伟,未经苗卓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1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