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入输出双向兼容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1410.0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森;周公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 双向 兼容 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接口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输出双向兼容 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相关的系统中,往往存在着数字量的采集与驱 动,采集驱动的电气特性往往根据不同的厂家车辆而略有所不同。如车辆 采用的发电机为12V规格,采集电平采用12V作为高电平输入,0V作为低 电平输入;驱动电路为驱动12V规格的继电器线圈。
由于车辆与控制器接口的输入输出信号众多且信号类型复杂,在工程 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将输入输出通道接反导致返工,甚至烧坏系统板。另外 不同车辆厂关于输入输出配置数量不一致,目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控制器采集驱动接口通道配比上往往按照所有厂家车辆接口输入 输出最大集合来设计,存在硬件资源的浪费。
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02118154A的专利文献,现了输入输出电 路兼容,但对于处理器需要额外的IO口。如图1所示,输出电路与输入电 路需分别占用一个系统IO接口,且输入电路的系统IO接口与输出电路的系 统IO接口是互斥的,两者无法相互替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用型双向输入/输出 接口电路。对同一个系统IO接口,既可以作为输入接口,也可以同时作 为输出接口,两者是自适应的。
一种输入输出双向兼容接口电路,包括两个电路结构相同的输入输出 电路单元,其中,
各输入输出电路单元包括:
单元输入端、单元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入端,所述单元输入端作 为输入输出双向兼容接口电路的接口,所述单元输出端与另一输入输出电 路单元相应的端子相连接;
电气隔离模块,电气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单元输入端连接,电 气隔离模块的输出端与单元输出端连接;
限流模块,连接在电气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单元输入端之间;
第一分压模块,连接在电气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与电源输入 端之间;
第二分压模块,一端连接电气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 第一分压模块到电气隔离模块的连接端。
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气隔离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分压模块之间还连接 有稳压模块。
进一步而言,在电气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有电流泄流模块。
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气隔离模块为光电耦合器,所述电流泄流模块为 并联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电阻。
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气隔离模块为光电耦合器。
进一步而言,其特征在于,限流模块、第一分压模块以及第二分压模 块均为电阻。
进一步而言,所述稳压模块为稳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输入输出双向兼容的接口电路,在实现 控制器内部电平与车辆接口电平隔离转换同时,实现了输入输出双向自动 兼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输入输出兼容电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输出电路;
图3为当前实施例的一个输入电路;
图4为当前实施例的输入输出双向兼容接口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的解释说明,使本实用 新型更加清楚明了。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的输入输出双向兼容接口电路, 包两个电路结构相同的输入输出电路单元,其中,各输入输出电路单元包 括:单元输入端、单元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入端、电气隔离模块、限流模块、 第一分压模块、第二分压模块,其中当前实施例电气隔离模块为光电耦合 器,限流模块、第一分压模块、第二分压模块以及电流泄流模块均为电阻。 稳压模块为稳压二极管(即稳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1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