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小动物吸入麻醉药剂量测定诱导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2523.2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赭;唐琼瑶;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路2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动物 吸入 麻醉药 剂量 测定 诱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剂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小动物吸入麻醉药剂量测定诱导箱。
背景技术
在麻醉学动物研究领域中,常规的麻醉实验中经常涉及测定小动物对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其可用于研究某些基因突变的小动物对现有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以确定吸入性麻醉药物的作用靶点,亦可用于研究新型麻醉药物对小动物的麻醉效果。为了测定小动物对吸入性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需要测定该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或量效曲线,具体涉及两种测试实验:一、测定使小动物不能维持翻正反射的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的实验,翻正反射是指小动物背部朝下放置时,小动物正常状态下会反射性的恢复到站姿且维持不摔倒;二、测定使小动物的甩尾反应消失的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有效剂量范围的实验,甩尾反应是指用一定压力夹持小动物尾巴,小动物感到疼痛而甩动尾巴的反应。具体可参见《TheJournalofpharmacologyandexperimentaltherapeutics》(《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2007,3号924–934,卷323))中,关于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夸张夜间活动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小鼠对挥发性吸入麻醉药药物敏感性降低的报告:氟烷麻醉是在一个5L大小的箱子里诱导并维持的,放置在上方的散热器可维持箱子内温度33-34℃以保持小鼠在麻醉过程中的体温(小鼠麻醉后的肛温在35.9-38.7℃之间。不同基因型组间无差异)。氧流量为4L/min,氟烷由Fluotec3挥发罐挥发。二氧化碳和氟烷浓度由Capnomax-Ultima监测仪监测。诱导箱底部放置碱石灰颗粒,使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0.3%以下。在20分钟的平衡时间里,每隔2min检查小鼠的翻正反射,连续三次将小鼠翻转至仰卧位,如小鼠三次均不能翻正,则认为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记下此时的麻醉药浓度。翻正反射消失后,继续留小鼠在箱子里直到平衡20min并检测其夹尾反射。其后,更高浓度的麻醉药平衡20min后,检测小鼠夹尾反射。止血钳头部夹小鼠尾巴近端5s,小鼠无四肢运动及点头反应,认为小鼠夹尾反射消失,止血钳上覆盖层塑料胶带防止损伤小鼠尾巴皮肤。氟烷浓度为0.5,0.7,0.9,1.1,1.3,and1.5%.七氟烷浓度与氟烷相似,但氧流量为7L/min,平衡时间为6min。异氟烷浓度为0.6,0.9,1.2,1.5,and1.8%.,平衡时间12min。
现有技术中,要进行上述两种测试实验,一般采用容积大于等于5L的封闭式诱导箱对小动物逐只测量,封闭式诱导箱上开设有两个大孔方便在箱内放入小动物并供人手伸入操作,每个大孔上适配安装移动盖以封口或打开,但是,伸手操作会导致封闭式诱导箱内气态逸散、与外界气态相流通而导致麻醉气态浓度减小,为了保证麻醉气态浓度,一般在伸手操作完毕后,立即关上移动盖以封口,持续通入流量高达4L/min的气态麻醉药以使箱内浓度平衡到设定浓度,药物浓度在诱导箱内达到平衡需20分钟,由于此法因封闭式诱导箱容积大而会出现耗费大量的气态麻醉药的问题;此外,由于单次实验只针对单只小动物,而要得出实现所需结果,需对至少30只小动物进行实验。综上,现有的封闭式诱导箱的实验所用时间长、浪费气态麻醉药、工作效率低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气态麻醉药、实验效率高的多通道小动物吸入麻醉药剂量测定诱导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通道小动物吸入麻醉药剂量测定透明诱导箱,包括方型或圆柱型的透明诱导箱和与所述透明诱导箱相适配的密封箱盖,所述透明诱导箱和密封箱盖围合成试验腔,所述透明诱导箱上设置有向所述试验腔通入气态麻醉药的进气口和排气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相对设置在所述透明诱导箱的相对两侧,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浓度监测仪,试验腔的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的开孔,所述开孔的直径为4mm-6mm。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诱导箱可旋转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和所述透明诱导箱的连接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腔内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试验腔分隔成若干个单元实验腔且相邻两个单元实验腔之间相连通,每个单元实验腔的壁上均设有所述开孔。
进一步的,每个隔板与所述密封箱盖相垂直且所述隔板的上侧边与所述密封箱盖存在间隙,所述隔板的其余侧边分别与所述透明诱导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上侧边与所述密封箱盖的间距是所述透明诱导箱高度的1/4-1/2倍。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到透明诱导箱底部的距离均是所述透明诱导箱高度的3/4-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未经徐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2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分析仪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测试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