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3118.2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苏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连接 气流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 加一个纤维凝聚区以改善成纱质量。但由于在环锭细纱机上采用气流来实现完全集聚的紧密纺纱方式需要 增加能源的消耗,在集聚效果、改造成本相近的前提下,降低使用过程能源消耗、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且可直接适用于企业现有的国产细纱机型改造的低碳型高效紧密纺系统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紧密纺技术 大面积推广成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提高吸风系统集聚负压利用效率,减少系统能耗,在 中国专利“紧密纺空心罗拉”(号码:200820214736.9)中公开了一种窄槽式空心罗拉装置,该装置采用表 面含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的负压罗拉配合气流导向装置有效提高负压集聚效果。但是针对该种新型紧密 纺的专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集聚负压利用效率。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一体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通过给出一种与皮辊架采用空心管一体 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且与皮辊架的连接处采用长方体形空心结构,同时长方体空心结构通过连接管与 放置在导纱架上的器皿相连,在器皿内放置有散纤维,从而在纺纱时,通过集聚件内的负压气流将散纤维 吸附到集聚区,从而附着在集聚区的须条上,实现散纤维与集聚区主体须条的混纺,继而实现将不易成纱 的散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一体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以实现将不易成纱的散纤维与其他纤维的 混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包括气流导 向装置连接架,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一体化连接在皮辊架上,在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的左端和右 端分别一体化连接有左气流导向装置和右气流导向装置,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为空心的圆柱管,所述 左气流导向装置和右气流导向装置为空心结构,所述左气流导向装置和右气流导向装置的下表面为圆弧 形,在所述左气流导向装置和右气流导向装置的下表面开有第一圆形出气孔、第二圆形出气孔、第三圆形 出气孔,在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与皮辊架的连接处采用长方体形空心结构,所述长方体形空心结构通 过连接管与放置在导纱架上的器皿相连,所述器皿内放置有散纤维,所述散纤维为牦牛绒纤维或罗布麻纤 维,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的空心的圆柱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气流导向装置和右气流导向装置的空 心结构互通式连接,所述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的空心的圆柱管与长方体形空心结构互通式连接。
使用时,将散纤维放入器皿内,纺纱时,通过集聚件内的负压气流将散纤维通过连接管依次吸入长方 体形空心结构、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的空心的圆柱管、左气流导向装置和右气流导向装置的空心结构,最 后通过气流导向装置底部的三个圆形出气孔,吸附到集聚区,从而附着在集聚区的须条上,实现散纤维与 集聚区主体须条的混纺,继而实现将不易成纱的散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连接的气流导向装置,包括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 一体化连接在皮辊架上,在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一体化连接有左气流导向装置3和右 气流导向装置4,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为空心的圆柱管,左气流导向装置3和右气流导向装置4为空心 结构,左气流导向装置3和右气流导向装置4的下表面为圆弧形,在左气流导向装置3和右气流导向装置 4的下表面开有第一圆形出气孔7、第二圆形出气孔8、第三圆形出气孔9,在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与皮 辊架的连接处采用长方体形空心结构2,长方体形空心结构2通过连接管5与放置在导纱架上的器皿6相 连,器皿6内放置有散纤维,散纤维为牦牛绒纤维或罗布麻纤维,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的空心的圆柱管 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气流导向装置3和右气流导向装置4的空心结构互通式连接,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 1的空心的圆柱管与长方体形空心结构2互通式连接。
使用时,将散纤维放入器皿6内,纺纱时,通过集聚件内的负压气流将散纤维通过连接管5依次吸入 长方体形空心结构2、气流导向装置连接架1的空心的圆柱管、左气流导向装置3和右气流导向装置4的 空心结构,最后通过气流导向装置底部的三个圆形出气孔,吸附到集聚区,从而附着在集聚区的须条上, 实现散纤维与集聚区主体须条的混纺,继而实现将不易成纱的散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3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喂入张力控制喇叭口装置
- 下一篇:毛笔原料专用掺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