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柜门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749.6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溪;许传熙;杨慧媛;汤小坤;肖伟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柜 门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开关柜门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揭示的开关柜结构示意图,在柜体10中安装开关和手车,摇 动手车在柜体10中移动,驱使开关接通或接地。柜体10一侧设置开口,柜体10开口一侧壁上 通过铰链枢接门板20一侧,门板20另一侧外部安装把手30,门板20另一侧内部安装导杆40, 导杆40与把手30联动,导杆40上设置相互贯通上下设置小限位孔401和大限位孔402,通常 称为葫芦孔;柜体10开口侧壁厚度方向设置门销50,门销50由销帽和销杆组成,销帽可以通 过大限位孔402而不能通过小限位孔401,销杆固定在柜体10开口侧壁上,销杆可置于小限 位孔401和大限位孔402中。
如图2及图3所示,向上拉动把手30时,联动导杆40向上运动,此时,门销50置于葫 芦孔的大限位孔402中,销帽可以通过大限位孔402,从而可以打开门板20;如图4及图5所 示,向下拉动把手30时,联动导杆40向下运动,此时,门销50的销杆置于葫芦孔的小限位孔 401中,销帽无法通过小限位孔401,从而无法打开门板20。
如图6及图7所示,为减少灰尘进入柜体10中,通常在门板20于柜体10开口侧壁之 间安装密封条60,在柜体10开口侧壁厚度方向上设置安装板70,密封条60安装在安装板70 上,其缺陷在于:
由于门销50的销帽置于柜体10开口侧壁厚度范围上,使得密封条60只能安装在柜 体10开口侧壁的内侧,而无法安装在柜体10开口侧壁厚度范围内,手推车进出移动时,手推 车容易摩擦设置挤破密封条60。因此,所述密封条60安装结构无法适用于柜体10开口侧壁 厚度较小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门板安装结构,以使密封条可以安装于柜 体开口侧壁厚度较小的场合,使得柜体密封性较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开关柜门板安装结构,包括门板、柜体、安装板、密封条和门销;柜体设置开 口,门板一侧枢接在柜体开口的一端侧壁上,门板另一侧外部安装把手,门板另一侧内部安 装导杆,导杆与把手联动,导杆上设置相互贯通且上下设置小限位孔和大限位孔;柜体开口 侧壁厚度方向设置门销,门销由销帽和销杆组成,销帽的直径大于小限位孔而小于大限位 孔,销杆凸起设置在柜体开口侧壁上,销帽与柜体开口侧壁形成让位空间,安装板设置在柜 体开口侧壁上,安装板的安装部置于所述让位空间中,密封条安装在安装板的安装部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整体呈“Z”字型,由安装部、连接部和加强部组成,连接部一端 连接安装部,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加强部,安装部上安装密封条,连接部通过门销安装在柜体 开口侧壁上,而加强部置于柜体外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销帽与柜体开口侧壁形成让位空间,安装板设置在 柜体开口侧壁上,安装板的安装部置于所述让位空间中,密封条安装在安装板的安装部上, 从而使得密封条置于让位空间中,处于柜体开口侧壁厚度范围内,因此,可以安装于柜体开 口侧壁厚度较小的场合,而不至于与设置在柜体中手车产生干涉,造成密封条破损,使得柜 体密封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开关柜的柜体与门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把手与门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门板可打开状态);
图3是现有技术导杆与门销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门板可打开状态);
图4是现有技术把手与门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门板锁止状态);
图5是现有技术导杆与门销的配合结构示意图(门板锁止状态);
图6是现有技术密封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密封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导杆与门销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柜体10门板20
把手30导杆40
小限位孔401大限位孔402
门销50密封条60
安装板70
门板1柜体2
安装板3安装部31
连接部32加强部33
密封条4门销5
销帽51销杆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材料接合用药芯焊丝及不同材料接合方法
- 下一篇:切削工具用硬质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