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脑散热风扇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780.X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乔庆军;骆海玉;蒋蕾;姚尚彬;任东飞;毕延峰;闫锡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散热 风扇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脑散热风扇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电脑现已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各行各业都会用到电脑,可是伴随着电脑的使用,电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也是随处可见的,其中散热不良是导致电脑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CPU在电脑运行过程中会发热,如果不及时散热,随着热量积累造成烧坏CPU,而CPU风扇有热传感器,当温度达到某一设定区域时,风扇通过热传感器调节转速,使CPU温度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电脑在超频幅度的时候,电压过小电脑会出现蓝屏死机等未知故障,如果电脑过高,发热量过大,CPU温度过高,而散热风扇的转速5000转/min,这样散热风扇的转速不正常,电压过高,散热风扇转速达不到,不利于散热,致使电脑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散热风扇检测电路,当电压过高或温度过高时,提醒用户及时维护。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热敏电阻器RT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比较器U1、比较器U2、运算放大器U3、逻辑与门U4、场效应管Q1、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蜂鸣器BUZ1、蜂鸣器BUZ2、NPN型三极管Q2和散热风扇电机M,所述热敏电阻器RT1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热敏电阻器RT1的另一端接地GND,热敏电阻器RT1的一端与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接基准电压Vref,比较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GND,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1的11引脚接电源VCC,比较器U1的4引脚接地GND,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蜂鸣器BUZ1的一端连接,蜂鸣器BUZ1的另一端接地GND,比较器BUZ1的输出端与逻辑与门U4的一输入端连接,逻辑与门U4的输出端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VCC,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散热风扇电机M接地GND,逻辑与门U4的另一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蜂鸣器BUZ2的一端连接,蜂鸣器BUZ2的另一端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9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3的4引脚接地GND,运算放大器U3的11引脚接电源VCC,运算放大器U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1的一端接地GND,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GND,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压U的正极连接,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经电阻R6接地GND,比较器U2的11引脚接电源VCC,比较器U2的4引脚接地GND。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少,成本低,当电压过高时,发光二极管D1发黄光且蜂鸣器BUZ2报警,用户可降低电压,当温度升高时,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升高,发光二极管D2发红光且蜂鸣器BUZ1报警,同时逻辑与门U4输出高电平,驱动散热风扇电机M,散热风扇开启进行散热,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散热风扇检测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X86平台批量设备集成网络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