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7917.7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1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韩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90;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4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股骨 转子 骨折 复位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
背景技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骨折,据美国流行病学统计转子间骨折在所有股骨近 端骨折中占近50%,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转子间骨折大致分为稳定型骨折和不稳 定型骨折,稳定型骨折其后内侧骨皮质保持完整或仅有轻微粉碎,可获得并维持稳定的复位; 不稳定型骨折特征是后内侧骨皮质粉碎,但这类骨折即使初始时不稳定,只要内侧骨皮质能 够获得很好的对位接触,也可以转变为稳定的复位;骨折的稳定性取决于是否存在后内侧的 骨质接触,这种接触可以作为对抗骨折端塌陷的支撑(骨折手册第四版)。不稳定型骨折均 伴有小转子的移位,由于小转子解剖位置靠后、靠内,是髂腰肌的附着点,复位及固定困难, 创伤大,还会增加手术时间,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小转子不予复位、固定,该做法必然 存在术后患肢的长期疼痛及屈髋功能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包括手柄、拉杆、支架、顶丝、凸台、导针套 筒、钻头套筒、滚花螺母、空心顶丝和托槽,所述手柄下方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与支架套 合滑动连接;所述支架通过顶丝固定在拉杆上;所述拉杆的底端设有托槽,所述拉杆上设有 凸台,所述凸台与支架上的凹槽配合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方孔,该方孔与空心顶丝套合, 所述空心顶丝上端为四棱柱,所述四棱柱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滚花螺母配合连接; 所述空心顶丝与钻头套筒套合,所述导针套筒与钻头套筒套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花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针套筒与钻头套筒均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顶丝底端设有防止空心顶丝在骨面上滑移的 锯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以做到 微创复位及固定小转子,解决了以往小转子复位困难、创伤大、固定方式受限等技术难题; 骨折复位并固定,增加术后整体转子部骨折的稳定性,有利于小转子原位愈合,恢复髂腰肌 的屈髋功能;以微创、费用低廉的优势解决了小转子复位固定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的三维模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中导针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中钻头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5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6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四的示意图。
图7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五的示意图。
图8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七的示意图。
图9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九的示意图。
图10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十的示意图。
图11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复位导向器使用过程中步骤十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拉杆,3-支架,4-顶丝,5-凸台,6-导针套筒,7-钻头套筒,8-滚花 螺母,9-空心顶丝,10-托槽,11-小转子,12-手枪钻,13-导针,14-空心钻头,15-起子, 16-空心螺丝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未经杨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7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