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固定网套的不锈钢波纹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1345.X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守龙;刘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5 | 分类号: | F16L11/15;F16L3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55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不锈钢 波纹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固定网套的不锈钢波纹软管。
背景技术
金属软管是工程技术中重要的连接构件,由波纹管、网套和接头结合而成。金属丝网套套接在波纹管外,波纹管的两端设置护套,通过护套将金属丝网套的两端扣押在套内,用于固定金属丝网套。
以往的护套结构比较简单,护套内用于与金属丝网套接触的内壁为光滑面,当金属丝网套随波纹管弯曲扭动的时候,金属丝网套的两端易发生扭动、旋转,久而久之,金属丝网套的端部易从护套中滑出,从而影响软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固定网套的不锈钢波纹软管,解决以往不锈钢波纹软管上金属丝网套两端固定不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固定网套的不锈钢波纹软管,包括软管和接管,所述接管设置在软管的一端,所述接管直径小于软管直径,所述接管和软管之间形成台阶口;所述软管外设置有金属丝网套,所述台阶口上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包括边挡圈和扣压圈,所述扣压圈与软管上的金属丝网套接触,所述边挡圈与台阶口配合;
所述扣压圈的内壁形成至少一组倒刺组,每组倒刺组呈环状分布在扣压圈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扣压圈的内壁设置有4组倒刺组。
进一步的,所述边挡圈和接管之间设置有焊接环,所述边挡圈经焊接环与接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各倒刺朝向扣压圈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靠设置在护套扣压圈内的倒刺,有效限制金属丝网套的端部运动,防止金属丝网套的端部因波纹软管的弯曲运动而脱离护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锈钢波纹软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软管,2、接管,31、边挡圈,32、扣压圈,4、金属丝网套,5、倒刺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固定网套的不锈钢波纹软管,包括软管1和接管2,接管2设置在软管1的一端,接管2直径小于软管1直径,接管2和软管1之间形成台阶口;软管1外设置有金属丝网套4,台阶口上设置有护套,护套包括边挡圈31和扣压圈32,扣压圈32与软管1上的金属丝网套4接触,边挡圈31与台阶口配合;扣压圈32的内壁形成至少一组倒刺组5,每组倒刺组5呈环状分布在扣压圈32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扣压圈32的内壁设置有4组倒刺组5。各倒刺朝向扣压圈32的底部,这样可以防止金属丝网套4被拉出。
边挡圈31和接管2之间设置有焊接环,边挡圈31经焊接环与接管2固定连接。
护套安装的时候,先套接在接管2上,然后移动护套,经护套的扣压圈32将金属丝网套4压持在里面,然后护套经边挡圈31与接管2焊接固定,各倒刺对金属丝网套4表面的针刺固定,提高金属丝网套4端部的稳定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1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补偿器
- 下一篇:带保护端的用于管式微滤系统的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