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迪尼玛缆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3171.0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长;李茂宝;李茂巨;李宇航;李茂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2 | 分类号: | D07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玛 缆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绳,特别涉及一种迪尼玛缆绳。
背景技术
迪尼玛缆绳是目前强度最高的缆绳,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该缆绳索研制成功,引发了对传统钢丝缆绳在各种场合应用换代,美国、西欧、日本等世界号上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于(船舶系泊(民用、军用)、船舶、渔业装等。
传统的迪尼玛缆绳是若干绳股绞合而成,而该绳股仅仅是若干线股复捻而成,其构造单一,缆绳不结实;缆绳在使用时会受到长度方向的拉力,不使用或者不受力时,绳股在长度方向会有所收缩,在反复的受到拉伸和收缩的情况下,尤其是外侧的绳股容易松胀,导致线股或者组成线股的纤维单独暴露,单个的线股或者纤维易被外物划断,因此该段缆绳就变得脆弱,强度低、耐磨性差,大大降低了该迪尼玛缆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迪尼玛缆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迪尼玛缆绳,由若干绳股绞合而成,所述绳股由外层和插芯设置在外层内的内层组成,所述内层由若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线股复捻而成,所述外层由若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线股交错编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层由交错编织的线股构成,并包覆在内层之外,使得该绳股具有更加结实的结构,不易松散,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16股线股复捻而成,所述外层由32股线股交错编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32股线股编织的外层包覆在16股线股复捻的内层上,两者结合非常紧凑,相互之间不产生摩擦,使得整个缆绳的强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线股上涂有耐磨涂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线股的耐磨性,即增加缆绳的耐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缆绳绳股的外层为编织结构,并包覆在内层上,相对传统缆绳其结构更加牢固,不易松散,长久使用任能保持很高的耐磨性和强度,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八股缆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绳股的截面图;
图3为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绳股;2、内层;3、外层;4、线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迪尼玛缆绳,由若干股绳股1绞合而成,可根据需要选择3股、8股或者12股的缆绳,每根绳股1均由内层2和外层3组成,内层2由若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线股4复捻而成;如图3所示,外层3由若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线股4交错编织而成,形成布套状。内层2插在布套状的外层3内,使得绳股1的外侧有了保障,这样的外层3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其结构稳定,不会产生松散现象,能长久保持缆绳的强度和耐磨性。
其中,内层2由16股线股4复捻而成,外层3由32股线股4交错编织而成,32股线股4的外层3包覆在16股线股4的内层2上,两者排列合理,结合非常紧凑,相互之间不产生摩擦,使得整个缆绳的强度更高,同等直径时,强度与钢绳相同。该缆绳的密度:0.97g/cm3,其质量轻,可浮于水面,同等破断强力时,该缆绳米重仅为钢绳的1/8,尼龙或涤纶绳的1/4-1/5,丙纶绳的18%-20%;熔点:140-150℃;断裂伸长率:3.4-4%,其接近钢绳。
根据不同的强度需求以及不同的应用环境,内层2也可以选择8股、12股和24股等数量的线股4复捻而成,相应外层也可以选择16股、24股和48股等数量的线股4交错编织而成。
为了进步提高耐磨性能,在线股4上涂耐磨涂层,该耐磨涂层包括浸润剂、偶联剂和助剂,偶联剂能在纤维与基体树脂间形成一个良好黏合界面,从而有效提高两者的黏结强度,进而提高缆绳的防水、绝缘和耐磨等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3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