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栖生物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3585.3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白明;孙晓旺;张素青;叶红梅;李彤;王娟娟;张玲;李艳霞;李春青;陈永平;于洁;马丹;高丽娜;时文博;赵爽;李兆千;张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B07B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1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栖生物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栖生物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演替、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 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在微型生物采集的过程中,通常选定在湖心、 库心、河心以及河底、江底、海底等地,取回的样品中不同大小的底栖生物和 泥沙混合在一起,使底栖生物不能很好的分离。现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不断的更 换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其作业效率低,筛选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底栖生物分离器,其可以很方便的将 底栖生物进行分离,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底栖生物分 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和设置于其侧面的活动箱体,所述分离器主体为顶部开 口的圆筒状且在其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筛网面板,所述筛网面板通过对称设置 于其两端的轴头活动承插固定于分离器主体侧面的圆孔内且筛网面板能够自由 转动,所有筛网面板同一侧的轴头延伸至活动箱体内且在该轴头端部设置有一 齿轮,活动箱体内纵向设置有一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设置有一 凸轮结构,所述凸轮结构通过设置于活动箱体外侧的转轮手控制转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筛网面板的侧边为凸弧状,所述分离器主体的内侧面 在对应于筛网面板位置设置有凹弧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筛网面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内凹圆孔,且由上而下 设置的筛网面板其对应的内凹圆孔的孔径逐渐变小。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的顶部与活动箱体活动连接处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器主体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喷水管以及排水管, 且所述喷水管和排水管均连通至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器主体的侧面对应于每一个筛网面板的上方均 设置有一个取物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底栖生物分离器,其可以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筛网 面板对混合于一起的底栖生物进行分离,分离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转轮 手,使得筛网面板可以左右摆动,加快筛网面板的筛选效果,另外通过循环水 箱对底栖生物进行清洗,便于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1-分离器主体;2-活动箱体;3-循环水箱;11-筛网面板;12-凹弧槽;13- 喷水管;14-排水管;15-取物窗;21-齿条;22-凸轮结构;23-转轮手;24-压 缩弹簧;111-轴头;112-齿轮;113-内凹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底栖生物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1和设置于其 侧面的活动箱体2,所述分离器主体1为顶部开口的圆筒状且在其内部设置有至 少两个筛网面板11,所述筛网面板11通过对称设置于其两端的轴头111活动承 插固定于分离器主体1侧面的圆孔内且筛网面板11能够自由转动,所有筛网面 板11同一侧的轴头111延伸至活动箱体2内且在该轴头111端部设置有一齿轮 112,活动箱体2内纵向设置有一与齿轮112啮合的齿条21,所述齿条21的底 部设置有一凸轮结构22,所述凸轮结构22通过设置于活动箱体2外侧的转轮手 23控制转动。
其中,所述筛网面板11的侧边为凸弧状,所述分离器主体1的内侧面在对 应于筛网面板11位置设置有凹弧槽12;所述筛网面板1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内 凹圆孔113,且由上而下设置的筛网面板11其对应的内凹圆孔113的孔径逐渐 变小;所述齿条21的顶部与活动箱体2活动连接处设置有压缩弹簧24;所述分 离器主体1的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喷水管13以及排水管14,且所述喷水管13和 排水管14均连通至循环水箱3,所述循环水箱3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分离 器主体1的侧面对应于每一个筛网面板11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取物窗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未经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3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