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位旋转锁扣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4435.4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明;赖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嘉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限位旋转锁扣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于存储、计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单一的服务器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对于服务器的拆装更换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多中型服务器应各功能要求需实现不同的多样性服务。现大多服务器需要实现模块化拆装,即对服务需求不用的服务器实现不同配置的安装,又方便安装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为满足上述需求及实现模块化和免工具拆装,助力限位旋转机构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限位旋转锁扣机构,该限位旋转锁扣机构即满足了免工具拆装的需求,又在设计上增加了助力结构使安装人员拆装时更容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限位旋转锁扣机构,该锁扣机构用于锁扣模块和服务器,其包括限位支架和活动把手,所述限位支架固结于服务器的机壳上,所述活动把手安装于模块的壳体上且能与所述限位支架匹配锁扣;所述活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把手支撑部,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把手支撑部固结,所述把手支撑部与模块的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把手支撑部能相对模块的壳体旋转,带动所述把手本体转动;还包括一辅助卡锁部件,该辅助卡锁部件与所述把手本体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卡锁部件能相对所述把手本体转动,并能与所述限位支架卡扣对接,限位固定所述活动把手和限位支架;转动所述辅助卡锁部件,所述辅助卡锁部件相对所述限位支架弹开后,所述辅助卡锁部件带动所述活动把手相对所述限位支架弹开,锁扣机构解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支撑部一端设置一轴孔,模块壳体上与该轴孔匹配的位置对应设有轴柱,所述轴柱穿过所述轴孔,使所述把手支撑部相对模块的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轴柱上端还压铆一螺丝,限定所述把手支撑部沿所述轴柱纵向方向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支撑部上还设置有向外限位部,所述向外限位部用于限定所述活动把手的过度旋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辅助卡锁部件连接处设有一轴销,所述辅助卡锁部件上设有匹配的销孔,所述轴销和销孔相互嵌套,使所述辅助卡锁部件相对把手本体活动连接;所述轴销上还套置一扭转弹片,所述扭转弹片能使所述辅助卡锁部件扭转回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把手与所述限位支架匹配锁扣的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限位支架上的限位片与设于所述把手本体上的扣槽,旋转所述活动把手使所述限位片扣于所述扣槽内,所述活动把手与所述限位支架锁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卡锁部件上还设置有助拉件,该助拉件用以增加与手的受立面积,方便按压所述辅助卡锁部件,从而旋转或转动所述辅助卡锁部件,并相对所述限位支架弹开。进一步,所述助拉件为塑胶助拉件,该塑胶助拉件上还设用于增加摩擦的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辅助卡锁部件卡扣对接结构包括限位支架的凸缘和辅助卡锁部件的卡钩,该卡钩扣于该凸缘,使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辅助卡锁部件卡扣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活动把手与限位支架扭转卡扣,使服务器与模块锁扣,并实现服务器与模块快速免工具拆装,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而且本新型限位旋转锁扣机构,安装方便,锁扣后服务器与模块结构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的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a.表示解锁辅助卡锁部件,b.解锁活动把手和限位支架,c.表示锁扣机构完全展开。
图中,1.活动把手,2.限位支架,3.辅助卡锁部件,4.扭转弹片,11.把手本体,12.把手支撑部,121.向外限位部,122.轴孔,13.轴销,21.限位片,22.凸缘,31.助拉件,32.销孔,33.卡钩,A.辅助卡锁部件旋转方向,B.把手本体转动方向,C.把手支撑部旋转方向,A’.辅助卡锁部件扶正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嘉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嘉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4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输出平台机箱面板便捷插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用保护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