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4472.5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晖;亓洁舲;梁吉军;李宝华;陈超;马达昌;王聪;蔺磊;于瑞灿;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搅拌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主要用于将絮凝剂(例如聚丙烯酰胺粉剂)快速均匀混合溶解,属于搅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絮凝剂搅拌桶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架、搅拌轴、搅拌叶片,机体,在机体上部直筒体的内壁垂直或倾斜安装几件挡板;当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时,矿浆和絮凝剂被抛到了机体上部直筒体的内壁上,再通过挡板阻止矿浆和絮凝剂旋转,起到简单的混合作用,絮凝剂溶解不彻底、分子链短、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混合效果好的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包括竖直安装在搅拌桶机体的直筒体1内壁上并与内壁垂直的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其特征是:还包括混合锥筒5、筋板3;混合Ⅰ挡板2上均布两个通孔、混合Ⅱ挡板4上均布三个通孔;混合Ⅰ挡板2和混合Ⅱ挡板4间隔分布并焊接在直筒体1的内壁上;通过筋板3将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与直筒体1内壁焊接牢固;混合锥筒5的中心线与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的通孔的中心线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特点是: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上安装混合锥筒5,利用流体力学矿浆流动原理,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絮凝剂经过无数次的“跌落”、“分流”、“碰撞”、“混合”等过程,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所述的直筒体1、混合Ⅰ挡板2、筋板3、混合Ⅱ挡板4、混合锥筒5采用耐磨材料,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上面设有通孔,其主要作用:一部分絮凝剂通过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的侧面被阻流、碰撞、混合;另一部分絮凝剂通过通孔进入混合锥筒5,喷射直筒体1内壁上再折射到另一个混合Ⅰ挡板2或混合Ⅱ挡板4的侧面上。
所述的筋板3的主要作用:通过筋板3将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与直筒体1内壁焊接牢固,起到加固作用;筋板3将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的侧面分为多个区间,喷射到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侧面上的絮凝剂,通过多个区间混合、碰撞,跌落、分流,达到混合的目的。
所述的混合锥筒5为喇叭状锥筒,其锥角α为30°~45°,其主要作用:一部分絮凝剂进入混合锥筒5,通过喇叭状锥筒的作用,提高了絮凝剂的流速,提高混合效果;并与另一个区域内下降的絮凝剂高速碰撞,进一步提高“跌落”、“分流”、“碰撞”、“混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絮凝剂经过无数次的“跌落”、“分流”、“碰撞”、“混合”等过程,混合效果好;絮凝剂溶解彻底、分子链长、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主视图A-A剖视图;图中:
1—直筒体2—混合Ⅰ挡板3—筋板4—混合Ⅱ挡板5—混合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絮凝剂搅拌桶的混合装置,包括竖直安装在搅拌桶机体的直筒体1内壁上并与内壁垂直的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其特征是:还包括混合锥筒5、筋板3;混合Ⅰ挡板2上均布两个通孔、混合Ⅱ挡板4上均布三个通孔;混合Ⅰ挡板2和混合Ⅱ挡板4间隔分布并焊接在直筒体1的内壁上;通过筋板3将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与直筒体1内壁焊接牢固;混合锥筒5的中心线与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的通孔的中心线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特点是:混合Ⅰ挡板2、混合Ⅱ挡板4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上安装混合锥筒5,利用流体力学流体流动原理,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絮凝剂经过无数次的“跌落”、“分流”、“碰撞”、“混合”等过程,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4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场效应晶体管
- 下一篇:可调节弹性强度的弹性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