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生物慢滤模块的水窖净水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0024783.1 申请日: 2016-01-12
公开(公告)号: CN205382008U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于上;黄子叶;陈小齐;王玥;孙洁;隋天禹;罗斌;林博闻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04 分类号: C02F3/04;E03F5/10;E03F5/14;E03F1/00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张火春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 生物 模块 水窖 净水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窖净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生物慢滤模块的水窖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窖作为分散供水工程的主要形式之一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丘陵地区。但是,虽然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但水窖的安全问题一直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的水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普通窖水的水质很差,其中COD、总磷、硒、汞、大肠杆菌的含量超出标准。

(2)绝大多数水窖在使用氯气消毒,容易产生三卤甲烷、卤乙酸等消毒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在使用橡塑水窖的情况下,氯气等强氧化性消毒剂还会与水窖之中的碳碳双键发生反应,增加窖水有机物含量,降低水窖使用寿命。

(3)由于水窖上方进水,上方取水的结构限制,水窖底部的水几乎不流动,成为“死水”,极其容易滋生微生物。

(4)由于水窖对进水没有控制,地面附着的家畜粪便柴草、生活垃圾、化肥、农药等,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进入水窖,造成感官性状指标与毒理学指标的超标,导致水窖的水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生物慢滤模块的水窖净水装置,该水窖净水装置不仅净水效果好,而且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生物慢滤模块的水窖净水装置,包括窖体1和位于窖体顶部的取水装置2,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窖体1内部、用于净化雨水的生物慢滤模块3,和位于窖体1外侧、用于弃去初雨水并将后续雨水供应给窖体1的初雨弃流装置4;所述生物慢滤模块3主要由过滤填料块31和用于包裹并固定过滤填料块的金属网壳体32构成,所述过滤填料块31从内到外依次为活性炭层311、河砂过滤基质层312、砾石层313;所述初雨弃流装置4包括上下相邻的由中层隔板43间隔的集水池41和弃雨室42,所述中层隔板43板体上设有通孔431,通孔431下方设置限位网432,限位网432内装有浮球433和固定于浮球顶部且能够覆盖通孔的阻水板434。

作为优选,所述窖体1包括左右相邻的由墙体13间隔的集水窖11和净水窖12;所述墙体13底部具有通孔孔槽,所述生物慢滤模块3活动设置于墙体13的孔槽内;所述初雨弃流装置4与集水窖11连通;所述取水装置2设置于净水窖12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窖11底部设有形状为凹面的可拆卸式沉沙槽113。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窖11顶部设有集水窖盖板111、内部设有由集水窖顶部延伸至底部的集水窖放空管112;所述净水窖12顶部设有净水窖盖板121、内部设有由净水窖顶部延伸至底部的净水窖放空管122。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慢滤模块3内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金属网壳体32上、下底面的支撑柱33。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池41顶部设有覆盖集水池的阻滞栅板44,所述集水池41的顶部为水平设置的透水填料层411,所述弃雨室(42)的底部为水平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层421;所述集水池41外侧设置有用于将其内雨水引流至窖体1的进水管45。

作为优选,所述中层隔板43的上侧面设置有能够覆盖通孔431的隔水活板门435,隔水活板门435的一端与中层隔板43的上侧面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取水装置2包括箱体21用于控制箱体抽水的手柄25;所述箱体21内部设有具有通孔孔槽221的挡板22,且孔槽221内设有横向单向阀222,所述挡板将箱体21分隔为左右相邻的过滤桶23和活塞套筒24;所述过滤桶23上端设有出水口231、内部设有活性炭滤料232;所述活塞套筒24底端设有具有竖向单向阀243的进水口241、内部设有与活塞套筒相配套的活塞242;所述手柄25可转动的固定于箱体21顶部,手柄25的尾部与活塞242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初雨弃流装置,保护水窖进水口不会受到大体积杂质干扰、弃去降雨初期携带大量污染物的低质量雨水,收集水质较高的雨水;同时,初雨弃流装置的活板门设计方便农户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在枯水期或者对水质要求较低时)打开或关闭用于弃流初雨的通孔,在,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雨水,体现设计的人性化;

2.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慢虑模块,其优点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4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