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桥隧路段复合式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5076.4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张晓华;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公路桥 路段 复合 路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速公路桥隧路段复合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向周边山地和西部高原延伸,受项目沿线复杂的地质、地形等条件限制,桥隧结构占路线比例大幅度上升,很多高速公路的路段出现了桥梁与桥梁、桥梁与隧道,以及隧道与隧道等结构物相连,采用传统的半刚性结构,需要建设专门的拌和设备,而且在这么段的施工区间不易碾压,易出现早期病害,使用后维修频率高。运营期间车流量比较密集,维修进度很慢,甚至中断交通,影响人们的出行。桥梁和隧道又是山岭地区修建公路等交通线路中通常采用的工程结构,当公路等交通线路穿越山岭和沟谷地段时,为克服线路中高程和沟谷障碍的影响,通常需要在线路中设置大量的桥梁和隧道。为方便施工,确保质量,结合桥梁、隧道结构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混凝土的情况,投入使用后来往车流量比较密集,为了减少后期的路面维修频率,在施工阶段对路面结构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后的路面很适合桥隧结构物较短的路面,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桥隧路段复合式路面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公路桥隧路段复合式路面结构,路基上铺设路面,所述路面包括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包含碎石和填充在碎石缝隙中的砂粒,所述碎石层上设有贫混凝土层,所述贫混凝土层上设有连续配筋混凝土层,所述连续配筋混凝土层上设有AC-20C改性沥青层,所述AC-20C改性沥青层上设有SMA-13改性沥青层,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50mm、贫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00mm、连续配筋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80mm、AC-20C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60mm、SMA-13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40mm。
级配碎石垫层是由具有一定的级配的碎石组成,可以部分消除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贫混凝土是由粗、细集料与一定的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一种材料,其强度大大高于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水泥稳定碎石等半刚性基层材料。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水稳性好、抗冲刷能力强,设有续配筋混凝土层,其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宜在沥青面层引起反射裂缝。贫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可以充分利用桥隧结构物使用的混凝土拌和楼,不新增拌和设备。通过钢筋锚固端,减少连续配筋混凝土自身的热胀冷缩变形。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而闻名于世。第一条SMA路面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德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良好地使用着。1992年,SMA在我国首都机场高速首次运用,北京首都机场是我国最重要的航空港,是国家的门户,被誉为“国门第一路”。SMA-13改性沥青为SMA中的一种配方的沥青。AC-20C改性沥青中面层均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碎石层、贫混凝土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层、AC-20C改性沥青层和SMA-13改性沥青层的两端设有钢筋锚固端,与桥隧结构物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碎石层内可含有再生骨料颗粒,所述再生骨料颗粒填充在碎石缝隙中,粒径为2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路面两端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可以及时将路面上的积水排除,避免路面收到长时间雨水或积水的浸泡而变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速公路桥隧路段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施工非常方便,路面性能良好,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维修频率低,适用于特殊的桥隧路段的路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5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风力电场临时施工道路改造的植草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加桩路基支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