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旁通管路的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8436.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豪;许翰林;林冠旭;许文诚;黄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04;F02B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通 管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旁通管路的进气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引擎的 具旁通管路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于一般机车的引擎设计中,其进气管路的设计与引擎间的相互配合极为重 要,例如,引擎于慢速运转或称低转速运转时,其所需的进气管路的截面积较 小、长度较长,如此可有利于提高进气管路内的气体流速,并因此增强惯性作 用以及脉动效果,进而提升进气效率、增加引擎扭力。反之,引擎于快速运转 或称高转速运转时,其所需的进气管路的截面积较大、长度较短,如此可以降 低流阻,因而有利于进气效率的提升,进而改善燃烧过程,提升马力。
然而,一般机车引擎其进气管路的设计仅能将其截面积以及长度皆固定, 因而仅能符合低转速运转或高转速运转其中一种进气需求,而无法配合全域转 速的进气效率要求,造成另一种转速的运转性能无法兼顾。
此外,一般机动车辆例如机车的引擎设计中,为了改善引擎燃烧过程以提 高燃烧效率,除了着重将引擎进气与喷油嘴所喷出的燃油均匀混合之外,另一 方面也设法让引擎进气产生旋转、滚转运动。亦即,一般于引擎的设计上使进 气可产生涡旋效果,因此使引擎更进一步降低油耗、达到低污染的稀薄燃烧。
为控制引擎在低负载时,进气结构的流场状态。现有的技术手段采用改变 进气埠的几何形状或是使用可变进气机构,产生涡旋与滚转的运动,达到燃烧 改善的效果。但若要更强的涡旋与滚转运动,则需将进气埠面积再窄缩,但将 导致高负荷区域无法操作。所以为克服上述的问题,因此利用具旁通管路的进 气系统使缸内流场更加强劲使燃烧更快速。
请参阅图1现有机车引擎具旁通管路的进气装置示意图,该具有旁通管路 的进气装置设置于一机车的一引擎1的一汽缸头11与一空气滤清器35之间,进 气装置包括:一进气管30、一喷油嘴25及一旁通管37。
如图1所示,进气管30内容设有一节流阀体33,节流阀体33将进气管30分 别定义出一进气歧管32及一进气主管31,节流阀体33内容设有一节流阀23,进 气歧管32并与引擎1的汽缸头11连通,进气主管31并与空气滤清器35连通。引 擎1的汽缸头11具有一进气道12及一排气道13,喷油嘴25则设置于邻近汽缸头 11的进气道12的进气歧管32上,因此,燃油与空气混合再进入引擎1的燃烧室 内点燃产生动力。又,旁通管37包括一旁通管入口371、及一旁通管出口372, 旁通管入口371是与进气主管31连通,而旁通管出口372则与进气道12连通,并 距离汽缸头11的一进气阀14一预定距离内。
此种设计虽可使进气的气流速度加快,并提高涡旋的效果,以获得稀油快 速燃烧,达到低污染性。然因其旁通管出口372位于汽缸头11内,其必需于汽 缸头11内加工钻孔以形成一旁通气道。于量产时,不仅需修改汽缸头11模具, 且旁通气道加工费时。若汽缸头11具有二进气道12时,汽缸头11的模具更加复 杂,也更不容易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旁通管路的进气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 问题,通过进气连接件的旁通道设计,在同样可使气缸内进气气流的扰动更为 强烈,提高涡旋效果,可使得稀油快速燃烧,达到低污染性的功效情况下,可 不需修改汽缸头模具,也不需对汽缸头加工钻孔,即可形成旁通气道,组装作 业时可省时省人力,进而可节省整体组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旁通管路的进气装置组设于一机车的一引擎的一汽缸头 与一空气滤清器之间,包括:一节流阀体、一旁通管、一进气岐管以及一进气 连接件。其中,节流阀体与空气滤清器连通;旁通管包括一旁通管入口及一旁 通管出口,旁通管入口与节流阀体连通;进气岐管与节流阀体连通;进气连接 件夹设于汽缸头与进气岐管之间,汽缸头设有至少一进气道,进气连接件包括 一进气入口、一进气出口及至少一旁通道,进气入口与进气岐管连通,进气出 口与至少一进气道连通,该至少一旁通道的二端分别与旁通管出口及进气出口 连通。
上述至少一旁通道斜向贯穿进气连接件,俾使该旁通道的进气方向朝向汽 缸头的进气道中心。
上述至少一进气道可为二进气道,而该至少一旁通道也可为二旁通道,该 二旁通道的进气方向则分别朝向二进气道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84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燃料的燃油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换热性能的翅片式EGR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