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9746.X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夏道演;游岚;黄伟卿;彭立成;周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生红球藻 转红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
背景技术
雨生红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绿藻,属于团藻目,红球藻科。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为1.5%~3.0%,被看作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当前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虾青素的国际市场是每年3亿美元,随着国内高档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中国将成为雨生红球藻的消费大国,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但与螺旋藻、小球藻等人类常用保健的微藻相比,雨生红球藻有着更加高难度的养殖与保存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环节有两个关键的阶段,一是营养生长过程,需要常温、弱光、高营养盐,碳/氮比小;二是转化与累积过程,即转红阶段,需要高温、强光、高营养盐,碳/氮比大。因此如何设计并合理利用生产设备,提高光、温、土地等资源要素,是实现高效培育雨生红球藻和生产虾青素的关键。目前,还未见有专门用于雨生红球藻转红的养殖池报道,因此,开发一种专门用于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提高虾青素的产量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填补目前市场上未见有专门用于雨生红球藻转红的养殖池的空白,提供一种能够随时监测养殖水中的碳/氮比并便于进行实时调整,且光照强度可控的专门用于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包括池体、设于池体侧壁的进水口以及位于池体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池体侧壁设有水样采集口和碳氮源进料口,所述水样采集口位于池体高度1/3-1/2处,所述碳氮源进料口位于池体高度1/4处;所述碳氮源进料口连接碳氮源进料管,所述碳氮源进料管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碳源进料管和氮源进料管连接,所述碳源进料管和氮源进料管上设有流量控制器。
所述池体顶部设有遮阳帘,所述遮阳帘为百合帘,所述百合帘采用反光材质制成。
所述排水口上套设有过滤网。
所述池体进水口设于池体高度4/5处。
所述池体的池面横向设置一根固定轴,固定轴上固定增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养殖者可以随时通过水样采集口采取水样进行碳氮比测试,并根据需要调节碳源进料管和氮源进料管上的流量控制器,从而保证转红池中的碳氮比始终保持最佳值;(2)池体设有百合帘,可以根据雨生红球藻转红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调整百合帘的透光率,从而保证转红池中始终保证最佳的光照强度;(3)池内设有增氧装置,能够定期增加转红池内的氧气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雨生红球藻的转红池,包括池体1、设于池体1侧壁的进水口2以及位于池体1底部的排水口3,所述池体1侧壁设有水样采集口4和碳氮源进料口5,所述水样采集口4位于池体1高度1/3-1/2处,所述碳氮源进料口5位于池体1高度1/4处;所述碳氮源进料口5连接碳氮源进料管6,所述碳氮源进料管6通过三通阀7分别与碳源进料管8和氮源进料管9连接,所述碳源进料管8和氮源进料管9上设有流量控制器10。养殖者可以随时通过水样采集口4采取水样进行碳氮比测试,并根据需要调节碳源进料管8和氮源进料管9上的流量控制器10,从而保证转红池中的碳氮比始终保持最佳值。
所述池体1顶部设有遮阳帘,所述遮阳帘为百合帘11,所述百合帘11采用反光材质制成。池体设有百合帘11,可以根据雨生红球藻转红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调整百合帘11的透光率,从而保证转红池中始终保证最佳的光照强度。
所述排水口3上套设有过滤网。
所述池体1进水口2设于池体1高度4/5处
所述池体1的池面横向设置一根固定轴12,固定轴12上固定增氧装置13,养殖者能够定期增加转红池内的氧气含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9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瓶内置伞式扰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机械通风发酵烘干两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