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硫酸稀释中转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680.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2;B01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稀释 中转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安全进行浓硫酸稀释中转的设备。
背景技术
稀释后的浓硫酸需要在中转罐内混匀再排走,由于中转罐体积小,因此需要控制中转罐内的液位。中转罐过满,则酸液将会溢出,危害环境;中转罐排空则会导致排酸泵空转,造成设备损坏。
然而浓硫酸在稀释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甚至会造成酸液沸腾,产生大量酸雾,又因为硫酸本身具有的腐蚀性,因此对液位检测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用的液位测量方法面对浓硫酸稀释会出现如下问题:
①投入式液位计测量:这类液位计上的金属部分或塑料部分耐高温和耐腐蚀能力欠佳,将其置于高温酸雾环境很容易损坏,而且信号穿出设备需要在罐体上打孔,随着热酸的进出,打孔处的密封很容易损坏,导致酸雾泄露;
②雷达液位计测量:酸雾会干扰雷达液位计的测量准确性;
③人工抽料测量:操作繁琐,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全进行浓硫酸稀释中转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浓硫酸稀释中转设备,包括中转罐、连接于所述中转罐顶部的加酸管和连接于所述中转罐底部的排酸管,所述中转罐的侧壁外侧设有上液位感应器和下液位感应器,所述上液位感应器和下液位感应器均为非接触式液位感应器且都电连接于一控制器,所述排酸管上设有排酸泵,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排酸泵。
具体的,所述非接触式液位感应器为电容式感应器。
具体的,所述非接触式液位感应器为电磁式感应器。
具体的,所述中转罐的顶部还连接有排空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空管上设有滤净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工作中中转罐内的液面位于两个感应器之间,避免溢流和排酸泵空转的问题;
2、非接触式感应器位于中转罐外的安装方式可避免感应器被腐蚀和被高温损坏,又能免去在中转罐上打孔,避免泄露危险;
3、电磁式感应器能避免酸雾影响液位指示的准确性;
4、排空管能释放中转罐的内外压力差,保障罐体安全;
5、滤净装置能避免酸雾通过排空管,防止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浓硫酸稀释中转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中转罐;
2-加酸管;
3-排酸管,3a-排酸泵;
4-排空管,4a-滤净装置;
51-上液位感应器,52-下液位感应器;
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浓硫酸稀释中转设备,包括中转罐1、连接于中转罐1顶部的加酸管2和连接于中转罐1底部的排酸管3,中转罐1的侧壁外侧设有上液位感应器51和下液位感应器52,上液位感应器51和下液位感应器52均为非接触式液位感应器且都电连接于一控制器6,排酸管3上设有一排酸泵3a,控制器6控制排酸泵3a。工作时,带有一定温度的稀硫酸从加酸管2流入中转罐1,当液位高度低于下液位感应器52时,控制器6关闭排酸泵3a,这样随着稀硫酸的进入,中转罐1内的液位会逐渐升高;当液位高度高于上液位感应器51时,控制器6开启排酸泵3a,令稀硫酸以超过进入中转罐1的流速从排酸管3排出稀硫酸,这样中转罐1内的液位又会逐渐下降;当液位高度又低于下液位感应器52时,控制器6再次关闭排酸泵3a。随着液位的不断变化,排酸泵3a也会间歇性地开关,这就使中转罐1既不会满溢,也不会被彻底排空,防止了排酸泵3a空转造成的损害。由于上液位感应器51和下液位感应器52均为非接触液位感应器且被设于中转罐1外,所以不会与酸液接触,避免了被腐蚀;热源被中转罐1的侧壁隔离,降低了感应器被高温损伤的风险。安装方式又能免于在中转罐1上打孔,避免泄露危险。
电容式感应器是利用水的感应电容来检测是否有液体存在,当液体接近感应器会产生电容值改变,生成指导控制器6工作的电信号。
电磁式感应器是利用溶液离子的导电状况检测液位高度,因为酸雾不构成连续相,因此不会明显影响液位的指示,准确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