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缠绕管道伸缩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736.8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3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彩云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缠绕 管道 伸缩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钢筒体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钢缠绕管道伸缩模具。
背景技术
玻璃钢化粪池由于抗腐蚀、防渗漏、安装方便,逐步取代传统的砖砌混凝土化粪池。
目前,传统的玻璃钢滚筒模具使利用垫块支撑着转轴半圆和活动半圆,再利用螺栓固定两个半圆,在进行工艺加工。这种模具需要多人同时合作,卸料时十分不方便,还容易发生危险,效率很低。还有一种液压式筒模,是利用液压来控制活动半圆与转轴半圆的分离,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很高,但是成本太高,不适合一般中小企业使用。
所以,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开发一种玻璃钢缠绕管道伸缩模具,设计合理,利用模具的开合实现模具本身直径的大小变化,便于快速脱模,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玻璃钢筒体的质量,利于生产,保证化粪池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玻璃钢缠绕管道伸缩模具,设计合理,利用模具的开合实现模具本身直径的大小变化,便于快速脱模,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玻璃钢筒体的质量,利于生产,保证化粪池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玻璃钢缠绕管道伸缩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以及固定轴,筒体分为固定部、上活动部和下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筒体以及连接在固定筒体与固定轴之间的连接柱;所述上活动部包括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筒体上端的上活动筒体,且上活动筒体与固定轴之间连接有上动力装置;所述下活动部包括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筒体下端的下活动筒体,且下活动筒体与固定轴之间连接有下动力装置;所述上活动筒体和下活动筒体配合固定筒体在打开状态下时呈圆筒形状,在闭合状态下时直径小于圆筒形状时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固定轴上的上电机,上电机传动连接有上伸缩杆,上伸缩杆通过上连接座连接上活动筒体。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固定轴上的下电机,下电机传动连接有下伸缩杆,下伸缩杆通过下连接座连接下活动筒体。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活动筒体与下活动筒体之间通过连接固定板进行连接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上活动筒体和下活动筒体的开合实现模具本身直径的大小变化,便于快速脱模,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安全性能,保证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保证玻璃钢筒体的质量,利于生产,保证化粪池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玻璃钢缠绕管道伸缩模具,包括筒体以及固定轴,筒体分为固定部、上活动部和下活动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筒体1以及连接在固定筒体1与固定轴12之间的连接柱2。
所述上活动部包括通过转轴3连接在固定筒体上端的上活动筒体4,且上活动筒体4与固定轴12之间连接有上动力装置。
所述下活动部包括通过转轴14连接在固定筒体下端的下活动筒体13,且下活动筒体13与固定轴12之间连接有下动力装置。
所述上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固定轴12上的上电机5,上电机5传动连接有上伸缩杆6,上伸缩杆6通过上连接座7连接上活动筒体4。
所述下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固定轴12上的下电机11,下电机11传动连接有下伸缩杆10,下伸缩杆10通过下连接座9连接下活动筒体13。
另外,为了保证上下活动筒体缠绕时的牢固,所述上活动筒体4与下活动筒体13之间通过连接固定板8进行连接固定。
在工作的时候,上动力装置和下动力装置分别控制上活动筒体和下活动筒体的打开,最后上活动筒体和下活动筒体配合固定筒体呈圆筒形状,此时开始玻璃钢的缠绕工作,最后制成玻璃钢筒体。缠绕完成后,上动力装置和下动力装置分别控制上活动筒体和下活动筒体的闭合,此时上活动筒体和下活动筒体配合固定筒体的形状直径小于玻璃钢筒体的直径,此时脱模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彩云,未经李彩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合鼓鼓肩限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动铺丝通用铺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