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0851.5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甘炳成;彭卫红;陈影;李小林;黄忠乾;王勇;姜邻;唐利民;谭伟;苗人云;谢丽源;何晓兰;吴翔;贾定洪;周洁;刘理旭;刘天海;熊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羊肚菌 营养 预处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治具,尤其涉及一种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中国羊肚菌人工栽培取得长足进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羊肚菌产量不断提高,羊肚菌产业飞速发展。
目前广泛采用的羊肚菌栽培技术中关键点之一为放置外源营养袋。羊肚菌菌种播撒后约 30天,即菌丝爬厢后,需要放置外源营养袋,营养袋通常采用采用12×24cm规格的菌种袋 装料并灭菌,放置时用剪刀沿菌种袋径向将其剪开,有切口一面向下放置在羊肚菌栽培厢面 上,诱导厢面菌丝窜入营养袋,促进菌丝退化,加速原基形成。然而,由于羊肚菌菌丝爬厢 时间集中且较短,放置营养袋时间紧,劳动强度大,而且现有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要求1亩 地放置营养袋1600-1800袋;因此采用原有的剪刀切口方式进行营养袋的预处理时,导致人 工放置的操作效率低下,且切口大小难以规范,影响菌丝生长。在大规模栽培时常常出现营 养袋放置不及时的情况,造成羊肚菌减产,严重影响栽培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效率,确保营养袋放 置及时,同时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包括手柄、 固定盘和开口钉;所述手柄的一端与固定盘连接,所述开口钉有多颗,多颗开口钉设置在固 定盘一侧的盘面上,并且每颗开口钉一端安装在固定盘上,其另一端垂直于固定盘的盘面向 外延伸并形成尖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口钉成排的分布在固定盘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多块安装块,所述开口钉安装在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块可拆卸的安 装在固定盘上,位于同一排上的开口钉安装在同一块安装块上。
进一步的是:在固定盘上设置有多条T型卡槽,所述安装块可拆卸的安装在T型卡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手柄与固定盘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口钉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是:锥形结构的开口钉的底部直径D为3mm~5mm,开口钉的长度为2cm。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盘为透明材质,并且其透明度>90%。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盘由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开口钉由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要工人手握手柄端,然后将固定 盘上的开口钉刺向营养袋即可。因此可提高对营养袋的预处理效率,确保营养袋在羊肚菌菌 丝爬厢时能及时放置。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后,在营养袋上形成的刺孔均匀,更利于 菌丝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的俯视图;
图3为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仅仅显示固定盘时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手柄1、固定盘2、开口钉3、安装块4、T型卡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羊肚菌营养袋预处理工具,包括手柄1、固定盘2 和开口钉3;所述手柄1的一端与固定盘2连接,所述开口钉3有多颗,多颗开口钉3设置 在固定盘2一侧的盘面上,并且每颗开口钉3一端安装在固定盘2上,其另一端垂直于固定 盘2的盘面向外延伸并形成尖端。其中,设置开口钉3的目的是通过开口钉3刺破营养袋, 以形成可供菌丝窜入营养袋内的孔口,取代原有用剪刀沿营养袋径向剪切形成切口。
本实用新型中,工人只需要用力将固定盘2上端的开口钉3刺向营养袋即可,其可形成 大小均匀的刺孔,更利于菌丝生长。另外,采用开口钉3进行按压、刺破的方式,相比原有 采用剪刀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对营养袋的预处理效率,确保营养袋在羊肚菌 菌丝爬厢时能及时放置营养袋。
更近一步的,为了使得开口钉3所形成的刺孔更加规则,可将开口钉3成排的分布在固 定盘2上;如图1中所示设置有三排的开口钉3,这样可一次性的在营养袋上形成三条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0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多功能修剪装置
- 下一篇:方捆压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