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810.8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1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傅树苗;虞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4 | 分类号: | F16D4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的离合器操纵机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离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及使用的普及,用户对整车的操纵舒适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离合踏板的操纵舒适性也是影响用户对整车驾驶性评价的指标之一。一般在整车所使用的离合器规格在300以上时,离合器总泵之间就需要安装离合器助力器,使用车辆的压缩气源为离合器提供助力。
重型车离合器助力器通常与变速箱前部的离合器壳体相连,用高压空气推动离合器分离。在工作过程中,气缸内的活塞往返会产生呼吸作用,借此产生内外空气的循环,吸入所需要的空腔,呼出内部工作后的浑浊气体,为此在气缸上一般设有通气槽管,来满足活塞往返活动所需的气体,具体工作原理可参照申请号为“201310238393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离合器助力器。但是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加工离合器助力器时,因为推杆需要带动活塞杆在气压缸内来回往返运动,因此在安装推杆时,通常将推杆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一定的余量用于方便安装推杆,这样导致带来的问题就是每次推杆在带动活塞杆运动时,推杆相对比于活塞杆会存在一定的移动余量,从而导致控制活塞杆传动时的传动精确性不高,并且长时间的相对摩擦位于荣誉导致推杆与活塞杆之间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变短,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并且传动精准、使用寿命长的离合器助力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助力器,包括沿同一轴线连接的气压缸和液压缸,所述气压缸内安置有活塞,活塞的一侧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活塞杆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置有用于抵触在推杆与活塞杆之间的垫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杆与活塞杆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安置有垫片,垫片用于分别于推杆和活塞杆抵触,这样当推杆拉动活塞杆或者是推送活塞杆时就会无相对位于发生传动,避免了之前因产生空腔而发生相对传动,这样在方便安装的基础上解决了相对位移的问题,减小了摩擦损耗,增加了使用寿命,同时因为活塞杆和推杆之间消除了相对位移,就实现了传动精准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有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垫片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这设置是为了当将垫片安装在空腔内时推杆与活塞杆分别抵触,橡胶材料具有相对柔软的质地以及可以发生弹性变形,可以有效减小与推杆以及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同时减小摩擦时产生的噪音,并且当垫片顺坏时可以方便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有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垫片有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设置是为了当将垫片完全抵触在推杆与活塞杆之间时,能够完全将推杆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间完全抵紧,从而保证传动的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性,同时因为刚性的金属材料不容易被挤压变形,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的横截面为矩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垫片的截面形状设置有矩形是为了防止垫片在空气内发生相对自身的传动现象,保证垫片与推杆以及活塞杆的抵紧力,确保其传动的精准性。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的横截面为圆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垫片的截面形状设置成圆形是为了减小与推杆以及活塞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将面接触变成线接触,从而减小了摩擦损耗,增加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用于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呈半圆形设置且突出于推杆侧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推杆与活塞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成半圆形,并且半圆形的一端凸出于推杆的侧壁设置是为了保证当垫片与推杆抵触时的有效性,从而使其稳定性有足够的保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其一:传动精准,无相对位移;其二:在工作时摩擦行程低,摩擦损耗小;其三:方便安装,只是在安装好推杆与活塞杆之后,形成的空腔内安装垫片,不影响正常的安装步骤;其四: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推杆;2、活塞杆;3、气压缸;4、空腔;5、垫片;6、圆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