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潮接地箱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2087.5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池超凡;徐慧;张志军;李大任;陈征远;黄勃;沈国欣;池曦锵;徐旭东;涂德敏;蔡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H02G1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庆吼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接地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箱,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潮接地箱箱体。
背景技术
电缆接地箱多应用在35kv及以上单芯电缆接地系统上使用,由于电缆接地 箱密封性较差,施工环节把控不严,目前电缆接地箱常因过电流,受潮,产品 质量等因素影响诱发故障,近些年电缆接地箱故障频发,造成电网被迫停电检 修,同时给供电客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的箱盒的防潮方式均是通过增加箱盒与外界之间的隔离密封性来体现 的,箱盒的密封性越好则其防潮能力越强,然而在接地箱中,需要留有供电缆 穿过的通孔,所以其密封性不能够达到现有的密封箱盒的效果,并且在电缆接 地箱通电的时候,其内部会因为电流的关系,接地箱内的连接铜排和铜端子就 会发出大量的热量,这样在完全密封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出事故,因而采用一种 新型的防潮结构来增加接地箱的防潮性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潮功能 的接地箱箱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接地箱箱体, 包括箱体本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的一侧与箱体本体铰接,并盖设在箱体本体上, 所述箱体本体的内壁上设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本体的下 侧壁上的干燥盒和环绕设置在箱体本体的右侧壁、上侧壁以及左侧壁上的干燥 管,所述干燥管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至干燥盒,所述干燥管上均匀的开设有 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干燥盒内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的上腔壁上开设有与箱 体本体内部空间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干燥腔的右腔壁上开设有与干燥管连通的 出气口,所述干燥腔的下腔壁上开设有放置口,所述箱体本体的下侧壁上开设 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放置口连通,所述干燥腔内设有内置有干燥剂的抽屉,所 述放置口相对两侧的口壁和通孔相对两侧的孔壁上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放置口 上的滑道与通孔上的滑道相互连通,所述抽屉的相对两侧的侧面上均设有滑块, 所述滑块嵌入到滑道内使得抽屉在放置口和通孔内滑移,所述滑道的下端封闭 设置,所述抽屉朝向进气口一侧的侧壁呈蜂窝状设置,所述抽屉背向进气口一 侧的侧壁上设有与箱体本体相抵触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吸住箱体本体的磁 铁,所述进气口上设有第一风扇,所述出气口上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箱体本体 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耦接,驱动第一风扇旋转一 段时间后,驱动第二风扇旋转一段时间,接着再驱动第一风扇旋转一段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包括555定时芯片、第一开关管 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MOS管,第二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555 定时芯片的放电端耦接有二极管后耦接于低触发端,所述低触发端和高触发端 短接后耦接有电容后接地,放电端还耦接有滑动变阻器后耦接有电阻后接电源, 清零端耦接有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栅极相互耦接后耦 接于555定时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耦接于电源,源极耦接于第 一风扇,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耦接于电源,漏极耦接于第二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供人抓握的第一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呈半球状设置,其球面朝上设置, 断面朝下设置,当抽屉拉开时,滑块在滑道向下滑移,滑块的断面与滑道的封 闭端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朝向箱体本体内的一侧设有喇 叭状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小口固定在进气口上,并与进气口相连通,挡水板 的大口朝上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本体的四个侧壁靠近箱盖的位置 上设有嵌板,所述嵌板朝向箱盖的一侧开设有防水嵌槽,所述箱盖朝下的一侧 设有与防水嵌槽相嵌合的橡胶条,所述箱盖背向橡胶条的一侧设有第二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2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NCR脱硝装置
- 下一篇:数字式雷电探测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