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005.0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康飞;刘引峰;许明文;赵平;唐利军;邹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试验 投水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与试验平台相连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上设有用于将水导入发动机的进气口内的漏斗(20)及用于盛水的盛水翻斗(30),所述盛水翻斗(30)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0)上;
所述支架(10)上还设有电磁吸附件(40),以用于在试验前吸附所述盛水翻斗(30)且在试验时松开吸附的所述盛水翻斗(30)以便所述盛水翻斗(30)在重力作用下绕所述转轴(11)转动以将盛装的水倒入所述漏斗(2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盛水翻斗(30)包括用于盛水的水斗(31)及用于与所述电磁吸附件(40)相连的吸板(32);
所述水斗(3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11)上,所述吸板(32)与所述水斗(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斗(31)包括截面呈“V”型的底板(311)、与所述底板(311)的其中一条顶边相连的第一连接板(312)及分设于所述底板(311)的两侧的两块侧板(313);
所述吸板(3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2)垂直固定;
两块所述侧板(313)上各设有供所述转轴(11)穿过的转轴孔(3131),所述转轴孔(3131)靠近所述吸板(32),所述水斗(31)通过所述转轴孔(3131)与所述转轴(11)的配合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0)包括用于与所述试验平台固定的支架框(12),所述转轴(11)和所述电磁吸附件(40)设置于所述支架框(12)上,所述漏斗(20)与所述支架框(12)的下表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吸附件(40)包括用于吸附所述吸板(32)的电磁铁(41)及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41)是否吸附所述吸板(32)的电控件;
所述电磁铁(41)设置于所述支架框(12)上,所述电控件与所述电磁铁(41)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41)包括用于吸附所述吸板(32)的磁体(411)及与所述磁体(411)相连的第二连接板(412);
所述支架(1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磁铁(41)的第一安装板(13),所述第一安装板(13)固定于所述支架框(12)上,所述电磁铁(4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4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与所述磁体(411)的端面垂直固定;
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腰型孔(131),所述腰型孔(131)的长轴沿所述第一安装板(1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412)通过同时穿过其与所述腰型孔(131)的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框(12)为中空的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两条长边上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三连接板(14),所述第一安装板(13)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4)上;
所述转轴(11)设置于所述方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
所述漏斗(20)与所述方形框相连且位于所述方形框的两条长边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形框的两条长边上各设有吊耳(15),所述漏斗(20)的顶部设有用于与两个所述吊耳(15)分别相连的凸耳(201),所述漏斗(20)通过所述凸耳(201)与所述吊耳(15)的连接与所述方形框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吞水试验用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斗(20)包括依次相连且截面呈中空方形的扩口部(21)、与所述扩口部(21)的底端相连且截面呈中空方形且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漏斗部(22)及与所述漏斗部(22)的底端相连且截面呈方形的缩口部(23);
所述扩口部(2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顶端各设有所述凸耳(201);
所述缩口部(23)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扩口部(21)的截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0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